大地迎春回,耕耘正当时。迎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太湖之滨的苏州吴中光福,正铆足干劲,在深“耕”细作中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以“湖光山色”织就的“锦绣”生活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农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更有“范”
当夜幕降临,漫山的梅花被点亮。光福镇香雪海景区作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火树银花,宛如流光溢彩的梦幻仙境;穿行林间,梅花冷艳如霜、意境独特……众多游客在夜色下赏梅品梅,感受“凌寒独自开”的风华风骨。自三区三片改革以来,光福镇深度融入度假区旅游资源一体化综合改革运营管理,共同打造了“香雪海花月夜”夜游特色活动,也是度假区综合改革后推出的首个旅游产品,树下、枝头,步道边、半山腰,景区内的灯光布景处处可见用心。香雪海景区2月22日再受央视关注,通过电视直播带领全国观众一道探“梅”好春景。截至目前,香雪海游客量已突破17.6万人次。
香雪海景区东北面占地98亩的香雪海景区二期提质扩容工程已初显锦绣,与当地著名的“苏州盆景造型技艺传承人”周斌芳合作,打造600余株精品梅花盆景,延长“梅花经济”,让花枝纷披的香雪海分外迷人。同时,将廉政教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在景区内打造梅韵清风廉政步道,引导党员群众在“梅”景中感悟梅花清正廉洁、坚贞高洁的品格特征。
湖光山色,洞天福地。近年来,光福镇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全域振兴,守住乡愁、打造亮点。紧盯文旅产业链深入研究,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光福按照“文旅融合、集聚发展”思路,有机整合、撬动和导入各类高品质旅游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梅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的综合效应,全力助推度假区旅游资源一体化运营管理改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助“环太湖1号公路”、坎上网红片区、太湖漫山岛、冲山红色半岛等品牌引流效应,光福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光福漫山渡码头乘船,不出20分钟便来到漫山岛。拾级登岛,咖啡馆、花坊、亲子中心、餐饮等不同特色业态让众多游客眼前一亮。光福将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研学等产业融合铸造,创新“政府+市场”投资运营模式,做精优质稻米生产,吸引村民参与产业运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让曾经交通闭塞的湖心孤岛变成了人人向往的舒心岛,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精彩一笔。
眼下,惊蛰吹响了春耕春灌的号角,从稻田到农场蔬菜大棚,再到农业园区,光福处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无人机在水稻田里,来回穿梭、播种施肥,农户们抢抓农时,除草、翻耕、育苗、检修农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农忙图。光福镇依托6576亩的游湖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等农业标杆项目建设,为全镇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奋力绘就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让现代鱼米之乡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丰富的山林生态资源,赋予了光福实现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为倾心呵护生态基底,近年来,光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做好山体周边环境整治、林木生态屏障保护以及河湖水质生态涵养,不断让“洞天福地”颜值焕新。为重塑山体“新面貌”,光福及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系统梳理各类山体生态破坏问题,扎实开展山体保护利用和周边环境整治,并重点对潭山、邓尉山、米堆山等多个主要山头落实“一山一策”保护方案,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光福之美,更在河湖。近年来,光福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以河湖共治为抓手,深入推进控源截污,建设生态河道,做优做足生态“水文章”,加快推进西崦湖“一湖一策”保护利用,全面展现光福古镇独特韵味和烟火气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批有眼界、有能力、有闯劲的传承人,在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目前,光福全镇拥有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6人,区级以上非遗传承人36人,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通过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合作,搭建苏作工艺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共建了吴中首个苏作非遗工坊,有效提升了当地手工艺人才学历教育培养水平。
传统手工艺是乡村振兴“新动力”。作为“苏作”“苏工”的发源地之一,光福镇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孕育出了以“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刺绣、缂丝、吴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门类,依托“党建+协会”人才发展模式,聚力做精“三绣四雕”工艺品牌。
去年中秋节前夕,光福的工艺大师许忠英、府向红分别携光福核雕、苏绣亮相央视。光福的玉雕品牌“于生一”推出的“和田玉书签”被央视“带火”,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热捧,乘着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依托各媒介及销售平台,光福传统手工艺产业再次焕发新活力。
守护传统工艺,做强文化产业,光福还通过牵手中国工艺集团等“国字号”工艺美术龙头企业,力促中国工艺文化城等闲置资产、老旧存量资产进行盘活更新;高标准打造1.7万平方米福艺苏作展示馆,为全镇手工艺从业者打造一个展示和交易的平台空间。
奏响“农文旅”融合交响曲,太湖之畔乡村振兴正当时。
以民为本,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
宽阔平坦的街道四通八达,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文明和谐,件件民生实事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近年来,光福镇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百姓“心头事”,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太好了,现在社区里,就能有专门的书屋看书,还能练练书法,听听讲座,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西崦湖社区居民为书屋的落成由衷点赞。去年6月,西崦湖社区农家书屋启用,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馆藏图书5000册。社区书屋启用以来,常态化开展书法课程、数字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和理论宣讲、经典阅读、普法讲座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补足了周围群众“精气神”。
此外,镇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50个,福利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工建设,笼式篮球场竣工验收……光福把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拧成“一股绳”,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便民生活圈成为了居民幸福生活的“甜甜圈”。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区域供水(一期)工程完成管道铺设超330公里,竺山、福韵小区天然气接入工程完成,西崦湖康养中心建设、“公厕革命”等稳步推进,邓尉村、福利村污水完成提升泵改造,8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完成改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走进光福中心幼儿园福乾路校区,童话风格的校舍深受孩子们喜爱。幼儿园的建成解决了周边近600名幼儿的入园难问题。“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太方便了。”附近居民说。去年以来,光福加速推进光福中学建设;建立“1+2+11+X”儿童关爱网格,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困境儿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医疗保障是民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光福积极统筹对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成立了120急救分站。家住光福的马先生在市场买菜时突然晕倒,被送到光福人民医院后,医生诊断为中风,建议送往高一级医院治疗。由于患者走路不稳,上肢麻木,家属不敢自行转院,便立即呼叫了光福120急救中心。而此前,光福镇并没有急救站,在遇到急救任务时,需要从苏州科技城医院或者木渎人民医院调派救护车。为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去年8月,光福急救分站正式投入运行,切实为急救患者打通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近年来,光福始终把提升安置居民整体生活品质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完善安置房保障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对安置房建设品质的满意度,用精品工程赢得民心,让老百姓圆了安居梦。从空中俯瞰,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小区内绿化、停车位等配套完善,环境十分宜人。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幅幅民生图景,生动诠释了光福镇政府始终为民的初心,一系列民生实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光福人民的幸福指数。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放眼未来,更美好的幸福蓝图正在酝酿,更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光福,有福。
(信息来源:苏州吴中光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