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学者看法

在学透外国语言的基础上用外语言说拳拳爱国之心

孙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3月28日   10 版)

    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首先就发生在不同语言转换的层面,只有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大、夯实、深化对外国语言从结构到认知、从习俗到经典的全方位理解,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世界文明多样性,超越隔阂做到真正的文明互鉴。新时代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或许可以概括为“中国心×外国语”的公式表达。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既融通中外语言又坚持文化自信,还能将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时代之问,而课程思政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发展与深化,是实现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

    2014年,上海率先在全国高校探索实施将思政课程拓展为课程思政,凸显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和教师育人职责。其中,高校外语教学既承担着外语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与社会输送,又担负着全国2600余所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任,无论从课时体量还是教师规模来看,都是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

    随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和逐步深化,高校外语教师队伍思想水平和育人能力也逐步提升,但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与效果在一些地方不免遇到一些质疑,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探索还在持续推进中。对于外语课程思政的多维解惑,正需要溯源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前任会长潘文国教授2004年曾寄语新创刊的《中国外语》杂志“中国人学外语,学外语为中国”,此语正呼应了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学习外语进而实现世界文明互鉴,外语言说让世界了解中国,学习的是一门外国语,拥有的当然是一颗中国心。如何使这种精神内涵在知识结构习得与价值观念养成中得到滋养、内化与生发,还有赖于对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予以更深层次的思考。

    课程思政促进“教学论透外国语”

    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开展并不意味着对外语学习内容本身的减少和否定,也绝不是生硬的“外语知识+思政教育”的简单灌输,高校外语教学内容要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走上自我反思、自我深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教育者应深化而不是摒弃对外国语言的教学。在外语课程思政的开展进程中,受到的最大质疑往往是作为外国语言的教授者和学习者,似乎更容易受到某些西方文化不良意识的熏染,也有部分一线教师因此刻意减少、降低外语教学幅度和难度,片面、机械地填充所谓“思政元素”。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郭英剑就指出,外语人和外语专业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伟业都曾作出巨大贡献,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外语专业的误解与错误认识无助于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真诚呼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首先就发生在不同语言转换的层面,只有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大、夯实、深化对外国语言从结构到认知、从习俗到经典的全方位理解,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世界文明多样性,超越隔阂做到真正的文明互鉴。

    其次,新时代外语教学内容要聚焦“经典”和“原典”。教材是知识的物质依托,教材选择体现了与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202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问世,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与英语读写、演讲和翻译能力培养相融合。与此同时,老牌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推出了“红色经典(英文版)”系列图书,由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中国之未来》等5部英文原典组成,首次全面、完整、深刻地呈现了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革命叙事。这些教材的出版虽然不能覆盖我们外语教学的全部课型,但通过真实语言素材的汲取与时代发展主题的融合,广大师生能够在外语教学中得到语言素养和思想境界的双向提升,也为未来外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思政教育抓手。借助富含思政元素的外国语言、外国文学、区域与国别等知识的综合建构,有助于使外语教学在讲透外国语言的基础上升华到“学外语为中国”的更高境界。

    课程思政保障“言说映显中国心”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对照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鲜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要求,新时代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或许可以概括为“中国心×外国语”的公式表达,这一公式中一旦缺失乘号前的“中国心”,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效果便会瞬间归零,而课程思政是外语教学“中国心”塑成的有力保障。

    思政教育不是理论概念的空谈,它来自无数历史瞬间的凝练,外语课程思政拥有我国外语教育史、马克思主义学说翻译、科学技术翻译等丰富的历史资源,学生在历史事实还原中可以感受外语学人“中国心”的强大脉搏。中国与世界各文化间的全方位交流主要依赖语言转换而完成。我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揭开了中西科学知识大规模循环的序幕;清朝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的设立,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外语人才,以及严复、邓世昌等通晓外国语言和科学文化的社会学者与爱国将领;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河上肇等域外学者马克思主义学说翻译的系统转译、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传播,都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重要的思想界碑;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离不开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外语人才。从毛泽东经典著作的翻译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译介,从《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出版工程的实施到“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启动,从《西游记》等传统影视作品的海外发行到中国元素在现代社交网络媒介的域外传播,都透射着外语教育对全面提升中国声音国际传播效能的有力支撑。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可以从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充分的信心和力量,以行之有效、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方式培养未来能够“言说映显中国心”的外语人才。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综合建构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真实、客观、思辨地理解外语学习在连通世界、文明互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从而在学透外国语言的基础上用外语言说拳拳爱国之心。

    (作者系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讲师)

孙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3月28日 10 版

以伟大建党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逻辑
在学透外国语言的基础上用外语言说拳拳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