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产业链供应链保持韧性,而数字供应链金融刚好能成为纽带。IDC中国区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强调说,当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非常低,如果能通过数字供应链金融倒逼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开年以来,餐饮业成为提振消费的主力。在3月29日举行的2023数字供应链金融品牌峰会论坛上,张亮集团首席财务官周嘉骏分享了一组数据,该麻辣烫品牌的加盟门店数在今年2月、3月突破新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生活服务业与特许经营部主任张静带来的一组数据,也间接说明了特许经营对于逆势的抗风险能力与韧性:2019年到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3%提高到18%,其中,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为拥有3-10家店的中小餐饮品牌。
“疫情期间,更多餐饮业的线下小微经营者意识到,当外部的经营环境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靠一家店单打独斗的抗风险能力是不足的,所以在开新店时会更倾向于加盟一家品牌。”网商银行场景金融总经理柴瑞博分析说,这造成餐饮业结构上的变化,小规模的品牌在不断地涌现,头部品牌持续冲击万店规模。
张静还发现,包括餐饮业在内,多家服务业企业将发展加盟商作为今年企业发展的首选战略,其次是数字化发展和深化。“这表现出大家对于今年整个市场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于未来高效运营的需求。”她说。
在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看来,以前很多品牌商收完加盟费可能就不管了,“连而不锁”,但如今之所以能够探讨加盟连锁,“连而能锁”,是因为掌握了一些能够锁得住加盟商、能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密码”,比如数字化工具、金融工具等。他认为,过去3年,外卖、零售直播等模式,成为不少企业自救的工具,数字化加速的过程也进化出多种商业模式与能力。
周嘉骏就在论坛上分享了供应链金融带来的帮助。他说,受疫情冲击,加盟商的资金链相对脆弱,往往没有钱开第二家店或是没有资金翻新续签,并且这些小微企业难以具备融资条件,常常受限于传统银行在地域、风控、审批等方面的要求。“这时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提供的产品,可以相对更灵活地助力加盟商开新店。”此外,经销商在面临多家加盟店赊账时,也需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
“对于小微经营者尤其是加盟商的门店经营者而言,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相对更大。”柴瑞博结合调研结果说,小微经营者融资有4个主要用途,分别是原材料采购、新开店、房租和员工工资。
解决了资金有没有的问题,还得考虑资金周转效率高不高。广东天福连锁商业集团首席技术官吴祖民在论坛上说,如今加盟商隔天就可以看到回款情况,在使用数字化金融系统之前,这个周期有时长达一个月。他举例说,便利店加盟体系最大的支出是烟款(进烟的支出),“加盟商每周要订一次货,因此及时提现非常重要”。截至2022年年底,借助网商银行的大雁系统,该集团2000家新增加盟店的财务数据一目了然,“我们的财务从1个人管200家店到能管1000家店。”
周嘉骏也表示,在招商、装修、采购等场景中,加盟商需要更便捷的资金周转服务。他和团队从收款的POS机、订货系统入手,掌握加盟商的收入流水及采购情况,“了解加盟商整体进销存的情况,才算真正走出精细化管理或者数字化管理的第一步”。他说,如今品牌正往二三线城市下沉,不得不面对运营成本上升的挑战,“当各省运营团队管理的触角不能及时触达门店的时候,数字化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说供应链的数字化是基础,那么基于数字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其实就是‘活水’。”在论坛现场,徐福记首席财务官陈莉芝举了一个“灌溉”供应链上经销商的例子。今年春节,他们和网商银行联合贴息,帮助多品牌代理的新经销商旺季备货,以小成本拉动了出货量的大幅增长。一名徐福记的经销商说,今年过年期间的免息贷款,让他又多备了货,又多赚了钱。
在陈莉芝看来,徐福记的经销商往往是小微企业,且分散在全国各地,较难批量推广服务,大多数还是多品牌的代理商,很容易在旺季时产生资金缺口,“这也是大部分快消品品牌的共通点”。
实际上,作为发新品、打旺季、拓渠道、提效率的工具,数字供应链金融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在IDC中国区首席分析师武连峰看来,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产业链供应链保持韧性,而数字供应链金融刚好能成为纽带。他还强调说,当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非常低,“如果能通过数字供应链金融倒逼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将会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秦朝也认为,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品牌商尤其是大消费领域的品牌商,唯一确定的就是要进行品牌结构升级和供应链升级,“通过有效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品牌更高效的运营和周转”。
在以大消费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东吴证券消费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介绍了更多消费品牌的转型情况。他说,名创优品、波司登、珀莱雅等国货品牌,实时掌握着数据的变化,通过各加盟店、经销商的数据反馈,得知哪款产品热销,哪款产品遇冷。“这也带来消费品销售逻辑的改变,不同于以往反馈期较长,现在不少消费品先被放到渠道上试试,好卖就多生产,不好卖就进行反馈、改造,销售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吴劲草看来,越个性化、高速迭代的产品越需要来自渠道的反馈,同时品牌也需要将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利用数字供应链金融,逐步实现自身的数字化。
对于数字供应链金融带来的降本增效,不少品牌商代表认为,这让他们能够解放人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吴祖民举例说,如今财务一线的人员被派到业务线,去监管源头的单据、源头的业务和源头的流程,“把常规的活交给系统去干”。他说,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成本,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贯通不仅实现了业务财务一体化,还节约了很多面对面开会的时间。
柴瑞博也认为,拥有多个加盟商的品牌商,需要做好商品、做好招商,做好门店的服务及供应链的服务,“其他的账、款相关的事情就让系统去解决、去迭代”。但他补充说,对企业来说,与业务增长相关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更容易落地,但与降本、提效相关的数字化,可能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需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达成共识,并保持长期的耐心,“因为这类数字化不会在短期之内就看到经济效益,它需要用一个较长的周期去衡量、去度量它的价值”。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