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多国青年代表云集北京,参加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国际青年议程多边研讨会,共话青年发展议题。
会议最后一天,来自英国、意大利和哈萨克斯坦的青年代表参观了中国建筑集团(以下简称“中建集团”)、优客工场和中国青年报社,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全球发展,以及中国青年如何推动社会创新。
“此次旅行,让我看到了与西方媒体描述中截然不同的真实中国。”外国青年代表们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中国的发展令人惊叹,他们希望能与中国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青年发展。
走进“基建狂魔”,外国青年为“一带一路”点赞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央企业累计承担200多个境外重大基础项目,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名片。外国青年代表走进中建集团总部,切身感受中国国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进程中展现的担当。
“楼宇成山,路桥如海。横接八方,竖贯天地。”据中建集团介绍,该集团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投入“一五”“二五”时期的新中国建设,二是60至70年代参与 “三线建设”,三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投身市场经济。从2010年起,中建集团开始从“建房”升级到“建城”,如今业务已覆盖车站、高铁、电力、排水等多种城市功能区的基础建设。
“两天半盖一层楼”,中建速度让外国青年代表啧啧称奇。意大利青年大使协会主席埃尔贝塔·派丽诺用“眼界大开”来形容她的所见所闻,“在欧洲,无论是修一条路、建一座医院还是盖一幢楼房,耗时都极为漫长,而中国的基建速度快得让人吃惊”。
曾几何时,“中国速度”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词之一,如今,“绿色发展”又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底色。近年来,中建集团将越来越多的低碳技术应用到基础建设中,如光伏发电、柔性用电等,使建筑由能源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中建集团的绿色科技发展水平,给英国共青团总书记约翰尼·亨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中,绿色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像中建集团这样的企业,是“一带一路”上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在亨特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推动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生状况。“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所做的一切,与西方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援助机构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派丽诺说,“每个人都知道,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意大利和英国而言,中国也是重要的伙伴。因此,人们都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动向。我们非常期待与中国和中国青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坚固友谊。”
推动创业创新,外国青年与“中国创客”畅聊
近年来,中国青年所处的创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冠疫情期间,一些传统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市场却愈发广阔。为了给青年就业创业营造更有利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提供了税收减免和政策引导等诸多支持,特别是在科技和文创领域。
优客工场就是一个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地方。这是一家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为会员提供灵活便捷的工作场所和服务。对一名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联合办公的好处不言而喻:无需花大钱为团队租赁固定的办公室,每个月只需1000多元就能租到一个工位,还能享受网络、餐饮、会议室等配套服务。
“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行之有效,值得意大利借鉴。”派丽诺表示,意大利也拥有庞大的文化旅游产业,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意大利的创业孵化环境主要由私人投资者和风险资本主导,缺乏来自政府的有力支持。无论是推出一种新模式还是一个新项目,都要经历很长时间。她高度肯定中国为青年赋能所做的一切,包括为年轻人提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的”。
目前,入驻优客工场的企业形形色色:有在真实场景中嵌入虚拟影像的AR技术公司,有为旅游机构提供解决方案的定制旅游服务公司,有做直播带货的网络主播,还有年轻的电子竞技团队……无论身处什么领域,这些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利用新科技和新业态开辟新赛道。
“过去的人们绝不敢相信,今天的生活会是这个模样。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科技,离不开通讯软件和各种App。”参观过优客工场后,哈萨克斯坦青年大会总干事塔赫塔尔·博雷索夫感慨道。
“科技让生活变得更轻松,可以说,它是生活的新规则。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科技彻底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博雷索夫说,“有了新科技,人们的生活半径变得更大,比如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一张机票,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国家过周末。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的企业和年轻人取得了好成绩。如今,中国已成为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的全球佼佼者。”
百闻不如一见,外国青年期待增进对华交流
从“志愿垦荒”到“乡村振兴”,从“希望工程”到“教育减负”,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与改革开放同行”……外国青年代表走进中国青年报社,通过一张张见证历史的剪报串联中国的过去,读懂中国的现在,洞见中国的未来。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主义者”,亨特认为,让9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既是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成功之一。
“反观英国,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一些城市儿童在贫困中长大。这些年来,英国劳动阶层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丝毫提高,而且进一步恶化,陷入了更深的贫困之中。”亨特说,“事实证明,只有当一国政府将人民利益作为经济规划的重心时,才能取得像中国这样的成就。”
在亨特看来,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和他亲身体验的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象。“近些年来,英国媒体反华之风日盛。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经常发布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无论是中国的内政还是外交。”他说,“其实,中国人并不像(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充满侵略性和攻击性,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友善、可爱。”
派丽诺认为,要想澄清谬误、增进了解,必须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跨领域往来。今年9月,由全国青联主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交流的绝佳机会,既能让世界听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在青年赋能方面的声音,又能加深青年之间的友谊、促进国与国的合作。”
对“科技发烧友”博雷索夫而言,通过参与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各国青年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他希望与中国在IT和农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将中国经验引进哈萨克斯坦,推动哈萨克斯坦像中国一样驶入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亨特同样期待着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到来。“当今世界正处于艰难和动荡的时期,因此,团结对各国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能够畅所欲言,分享和碰撞彼此的观点、理念和经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