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从棚车时代到高铁时代的不凡历程,是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来源

续写架起立体交通网的中国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4月11日   09 版)

    “我的前半生,一贯崇尚科学救国,工程救国。从我小的时候,我就想给国家造大桥……”在原创话剧《夙愿》的开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委托外甥戴博帮他写下入党申请书。

    “90多岁的茅以升老先生为什么要坚持入党呢?”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王纪元是话剧里茅以升的饰演者,刚拿到剧本时,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王纪元反复揣摩人物内心,又在大型话剧《茅以升》里饰演了茅以升的同事——中国铁路工程师杜镇远,他的疑问逐渐被解开。

    茅以升是北京交通大学的老校长,他克服重重困难,用3年的时间修建起了钱塘江大桥。在北京交通大学很多学子眼中,这位老校长不仅是桥梁工程专家,更是影响自己最深的偶像。茅以升的一句话“架中国最坚实的桥”掷地有声,也让王纪元的内心激荡。“我一直在思考,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我们能不能瞄准国家需求去研究,能不能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甘愿放弃自己珍视的研究成果?”

    在北京交通大学,还有很多科学家偶像。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主导我国首条地铁建设,并在施工中首次应用“钢管混凝土柱”技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成功研制出从“和谐号”到“复兴号”,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我国唯一女总工程师梁建英……

    如何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大家如何克服高原反应”“我国的移动定位系统‘顺风耳’‘千里眼’如何工作”……这些关于“交通强国”的故事,经常会出现在北京交通大学的课堂上。

    “从‘棚车时代’到‘高铁时代’的不凡历程,是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来源。”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闫长丽看来,“交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复兴梦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磁悬浮、动车、高铁代表着祖国发展成就,不仅振奋人心,对交通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带有特殊的意义。

    “当他们主动去读、去分享,这些故事或许就会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纪元看到话剧团纳新,就报了名。刚开始,王纪元只是想尝试一下大学生群演的角色。突然有一天,话剧团老师点名让王纪元饰演茅以升。

    当时还是“话剧小白”的王纪元难以置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我有能力成为那个舞台上的主角吗?“既然选择做了,那就尽我所能,做到最好。”翻阅茅以升的历史资料,学习茅以升的说话风格,对着镜子练习老人走路的体态,甚至连弯腰到什么程度、如何拄拐杖,王纪元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学习。

    让王纪元印象最深的是,话剧《茅以升》展现了9岁的茅以升在桥上看龙舟,比赛的人太多,桥被压塌了的一幕。那之后,茅以升便发誓,长大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永远不会倒塌。

    1933年,茅以升接到修建钱塘江大桥的任务,他默默许下心愿:“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桥的机会!”由于钱塘江的水太过凶险,水下淤泥又滑又厚,木桩一打就裂,茅以升为此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还有浮运法,解决了施工中的大难题。仅仅用3年时间,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就诞生了。

    “对话剧了解越深就会发现难度越大,只有与人物产生共鸣,才能诠释好角色。”每一次演出,王纪元几乎都会潸然泪下,对他来说,也正是当初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选择,让他得以与老校长“跨时空对话”。

    在北京交通大学,每一名学生都有用微电影讲述“交通强国”故事的机会。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依托“小红果的德法课”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交通强国有我在”视频创意大赛。全校各个专业的“小红果们”通过挖掘中国交通发展史中的先进人物、重大工程、荣耀成就,围绕人生价值、理想信念、改革创新、国家安全、工匠精神等主题拍摄出了上百部思政微电影。

    “我国的很多高速公路、铁路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工程师是用怎样的一种信念去克服重重困难建成的呢?”去年,一部以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京张铁路八达岭长城站总设计师吕刚的真实经历为主线拍摄的《从京张铁路看交大力量》微电影一举斩获大赛一等奖。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的大一新生马烨宏是这部微电影的总导演。在谈到为何选择吕刚的故事时,马烨宏说:“当时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面临着复杂的建造工程,他明知不可为,依然带领团队建造出了中国最深的高铁站,这是一件非常神奇、非常伟大的事情。”

    “学生们之前可能会觉得这些故事离自己太遥远了,但当他们主动去读、去分享,这些故事或许就会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琼是“小红果的德法课”的负责人。她觉得,这是一次全面发现学生才华的机会,也是带领学生寻找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门课也在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甚至是培养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

    詹天佑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孙华清自从负责运营“小红果的德法课”微信公众号之后,感觉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能量”。一直以来,孙华清的理想都是成为一名科研人,但巨大的科研压力,让他意识到“只有真正面临困难时,才能体会到手足无措和毫无头绪”。

    那时,孙华清正协助进行视频创意大赛的内容更新工作。以一名普通的铁路科研人写日记的方式,展现工程团队从建设初期的迷茫到突破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微电影《日志》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是一次了解科研工作的机会。每个人都是一天又一天去钻研,每一件伟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思政课也许可以成为学生们了解、热爱所选专业的一扇窗”

    “老一辈科学家心里装的是国家,装的是一股信念,他们非要把一件事情做成不可的力量弥足珍贵。”大一刚入学时,交通工程专业的邹恺杰就被《茅以升》的高口碑影评勾起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去看了这部话剧。回忆起舞台上最为震撼的“炸桥”场景,他还是有说不出的感动。

    舞台上,青年演员再现了那段历史。钱塘江大桥建成不久,抗战全面爆发,这座桥不仅保障部队抢运物资到前线,同时也保护百姓向南撤离。之后,日军逼近杭州,为阻止日军南下,只能炸桥。从建成到被炸断,大桥仅存了89天。剧中的茅以升喊出了誓言: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从那时起,一颗小小的种子在邹恺杰心里生根发芽,他默默许下心愿,要为祖国的交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路交通不仅仅惠及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邹恺杰曾先后两次去往四川凉山进行社会实践考察,在那里他看到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昆铁路留下的遗迹,也看到了新成昆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一边是20世纪火热建设年代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另一边是新时代正在进行的火热建设,每一年这里的基础设施都会大变样,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动态变化”。

    “一部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史,也是祖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变革的缩影”,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们用不同的形式读懂“交通强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上,理解铁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回顾了解我国出台的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文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上,讲述“交通强国”在京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思政课也许可以成为学生了解、热爱所选专业的一扇窗。”闫长丽发现,很多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此时专业课程设置往往还只是基础课程,“通过这个时期的思政课和社会实践,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对专业内容、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邹恺杰在实践调研中还看到过“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亲身体验过“和谐号”动车的高运营时速,甚至为了解我国道路客运调度系统,从最基层的客运运转车间实习生做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新体验,他也有了新发现:“中国调度运营系统模式,和国外的模式非常不一样,我们通过资源统筹的方式,可以避免劣质竞争,大大减少没必要的资源内耗。”

    “理工科学生也需要立足时代,回应时代之问”

    “上一辈的科学家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技术,新时代中国青年肯定也可以。”去年,邹恺杰收到了来自国际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的邀请,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在国际会议上分享展示。得知自己是现场唯一的本科生,邹恺杰既激动又紧张,为了这项研究他们已经打磨了3年。

    大一时,邹恺杰发现目前大家更加关注如何实现无人驾驶技术,但如何让无人驾驶技术有更高的精度,人与汽车、汽车与汽车之间如何进行协同控制和通讯,也是需要探讨的“硬核”问题。当无人驾驶汽车普及之后,如何进行大规模的调度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邹恺杰觉得,这项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上展示,除了大量的数据支撑之外,更得益于年轻人提出的新想法和新点子,“我们喜欢‘开脑洞’,也希望这些‘脑洞’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理工科学生也需要立足时代,回应时代之问。课程思政聚焦的是专业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专业教育应该具备的。”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星臣主讲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被评选为2021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教的40多年里,张星臣发现理工科更需要培养“国之大者”,“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和技术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这门技术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如何打造出一门好的思政精品课程?张星臣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白课程思政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去“研究课程内涵,理解课程的育人逻辑,最终达到育人效果”。在他的电脑文件夹里整整齐齐排列着近5年的课件,每一年这些课件都会更新换代。张星臣觉得,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拿出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对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一些时政热点、社会案例都要融入进去,“课程思政不是给学生讲政治理论,而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展的美好前景,让他们产生国家建设需要年轻人的共鸣”。

    也正是在这种课堂理念的感染下,邹恺杰越发坚信自己的选择。早在读小学时,邹恺杰就对交通运输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会长时间在马路边观察车辆流动的状态,绘出各种交通的路线图;会在去过的每一个火车站拍照打卡;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几乎都选择了交通运输类专业……但由于身边的同学很少关注和了解交通领域,这让邹恺杰总觉得自己有点儿“不同”,甚至是“奇怪”。

    如今,邹恺杰在北京交通大学寻找到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创办了交通运输文化协会,他说:“中国交通事业发展这么多年,技术变革无与伦比,并且超越了很多国家,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大方、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爱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11日 09 版

“战机打磨师”方文墨:用精度打磨青春的高度
续写架起立体交通网的中国故事
红色文化涵养育人沃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