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茶艺人扎根乡村守正创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佳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4月11日   03 版)

    炒茶锅里的温度不断升高,滴翠的茶叶翻滚着,丝丝清香伴着春风飘散出来。周正祥眯着眼、弯下腰,细细端详冒着热气的茶叶。由于经常接触160摄氏度高温的铁锅,他的手上布满了灼烫的痕迹。

    “我的根在农村,这里是我人生的舞台。”今年37岁的周正祥,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发展茶产业,现任商城县其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扎根农村不放松、传承百年手工制茶技艺,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

    在大别山北麓的金刚台峡谷,有大片的高山茶园。童年时,周正祥就听着茶歌,跟着父辈们在茶山中穿行忙碌。2008年大学毕业后周正祥返回家乡,开启了他作为制茶世家第五代传承人的茶农生涯。“只有扎根田间地头,与茶农打成一片,才能与茶真正融合,做出高品质的茶叶。”周正祥说,他的梦想是做一个真正的“守艺人”。

    万事开头难。“手工制茶时,需要用双手不停炒制原料。锅很烫,可越烫越怕,越怕就越烫手,只有克服了本能的身体反应,才算是入门。”回忆起初学手工制茶的日子,周正祥说,“那会儿累得站着都想睡觉,走路就像踩着棉花,晕晕乎乎的。”

    传承手工制茶技艺,是周正祥引以为傲的坚持。“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是科技无法取代的。”他说,近年来机器炒茶已经普及,但他依然热爱并执着于传统的手工炒茶技艺。

    “父辈们一天使用超过10公斤的原料,连续作业20小时,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靠的就是这份传承的使命感。”周正祥说。

    在第五届全国茶叶职业技能竞赛之茶叶加工(绿茶)竞赛总决赛中,周正祥凭借出色的制茶技艺,用2.5公斤原料,分10锅连续做了10多个小时,最终获得铜奖,并获评国家级制茶技师,成为商城县家喻户晓的青年茶人。

    “每当老乡亲切地叫我‘茶把式’时,我都特别自豪,因为这是对我技术和能力的认可。”他说。

    周正祥深知,传承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守正创新,传统技艺有了创新能力的驱动才能行稳致远。为此,他引进国家级茶叶良种,在制作工艺上,他把信阳毛尖传统工艺拆分为12道工序,并引进小型杀青机、理条机,把绿茶生产线升级到了第六代,生产效率提升了24倍,实现了商城高山茶标准化、现代化生产。

    “只在技艺上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能带着老乡们过上好日子,才是一件真正造福社会的事情。”周正祥说。

    2022年春,茶叶销售市场因疫情遇冷。于是周正祥带着茶农一起和网红主播合作,拍摄高山茶园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茶叶生长过程和茶园风光,让更多人了解商城高山茶。冬季,他们又推出红茶系列,其中的有机桂花红茶在网上颇受好评。“2022年年底时1个月的销售额就是前面3个月销售总额的3倍。”周正祥说。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其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和销售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企,茶园面积达8000余亩,还通过茶旅融合,带动合作社附近开办30余户农家乐,实现增收。

    此外,周正祥还建起了100亩的商城高山茶示范基地,引进5200余万株国家级茶叶良种提供给茶农试种;编制《商城高山茶种植规程》,每年进行5期推广培训,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增收,长期雇用300余名茶农务工,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2000余户茶农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增收致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制茶技艺,周正祥经常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宣传手工炒茶技艺,并录制视频教程发布到中国农技推广App、微信群、视频号等平台,广泛传播、线上答疑,彻底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针对有意愿学习传统炒茶技艺的茶农每年开展2至4次的专业培训和操作示范活动,每年使近1.2万茶农受益。

    凭借为乡村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周正祥获得了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最受欢迎的特聘农技员”“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想给青年树一面旗帜,让大家看到乡村有无限可能,绿水青山之间也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周正祥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佳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11日 03 版

如何破题大学生就业难
科学家站上大学校庆“C位”
青年茶艺人扎根乡村守正创新
北京近两月为何多次遭遇沙尘天气过程
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发布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举行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通知
成渝经济圈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