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5月1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科学闪光者

再忆陈能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5月15日   08 版)

    20世纪70年代,陈能宽在四川梓潼给科研人员讲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一场名为“陈能宽学术成长展”的特别展览在北京西山应物会议中心开启。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设备、一幅幅字画带人们重温了这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1923年4月28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他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从事爆轰物理、炸药工艺与炸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能宽生前所在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精心策划了这次展览:陈能宽书房的布局,在展览现场得到了复原;陈能宽使用过的文具、设备,往来的书信等珍贵物件也与参观者见面。

    1955年11月是陈能宽人生的转折点,他和妻子、3个儿女登上“威尔逊总统号”客轮,与30多位中国学者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路程。旧金山、檀香山、日本、东南亚、香港、深圳、北京,展览中的一张示意图记录了这段曲折的路程。

    这张示意图的左边,是一张亮丽的彩色照片,展现了1951年陈能宽和同学们在美国Medford湖畔的一个场景。照片里风和日丽,背景是澄净湛蓝的湖面,青年学者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阳光和美食。

    而陈列在示意图右边的照片,则转入了黑白色调。所记录的陈能宽回国后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相比Medford湖畔的显得艰苦多了。不过,照片的上方写着陈能宽回国后的感慨:“为祖国做事,真好!”

    陈能宽的学生、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退休职工刘文翰说,在美国期间,陈能宽有私人汽车,需要维修的时候他只需要把车开到维修店,店里不仅修好车还给加好油,生活水平很高。

    但另一方面,在美国社会所亲历的“国破方知人种贱”,让陈能宽意识到,一定要让中国的科技强起来。

    回国后的1960年,37岁的陈能宽跨入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的大门,受命担任实验部主任,领导组织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等研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在国际学术界和科技界销声匿迹长达25年之久。

    陈能宽的外甥唐红波说,小时候对舅舅的印象是陌生的:“只知道有个舅舅,还在人世。”其他更多的细节直到1989年陈能宽回乡后才逐渐知晓。

    这次展览中,一些展品是首次公开,向参观者呈现了陈能宽工作和生活的更多细节。

    陈能宽给中物院一位年轻科研人员的回信就是在此次展览中首次公开的。1989年1月,这位科研人员将出国进修,他给陈能宽写信请教去哪个大学或机构更好,以及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10天后,他收到了陈能宽的回信。在信中,陈能宽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并鼓励他:“当你的确有自己的科技见解时,要敢于及时写成technical note(or paper)。”

    当时,陈能宽已是“863”计划某领域首席科学家。这位青年科研人员说,自己认识陈能宽,但陈能宽不一定知道他。收到回信后,他很激动:没想到,一个科学大牛给我一个无名后辈回信了。

    30多年后,当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峰读到信中那句话时,他觉得几乎“可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言下之意是,假如没有新的思想,就不要发表了。”李峰认为,这是对当下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文献“掺水”现象的有力警示。

    作为学者,李峰从陈能宽的身上感受到了纯粹的治学之道。他知道,陈能宽和另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在学术观点上存在一些分歧,也常有争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李峰说,这让他感受到了中物院“往来有鸿儒”的学术氛围。

    学术争辩的背后,是对学术民主的坚守。中物院陈能宽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小组成员凌晏记得,在某项目研制过程中,陈能宽曾首开先河,在中物院组织了一场著名的“五朵金花竞标会”。

    当时,有3个研究所提出了5个方案,被誉为“五朵金花”。究竟采用哪一个,原本可以由院里自上而下指定的,但是为了不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作为中物院科技委主任的陈能宽决定搞一次“竞标会”。

    开了先河的“竞标会”吸引了300多人来“围观”,会议室被挤满。各团队拿着课题方案同台竞技,“竞标”之后院里才决定采用哪个方案。

    在陈能宽的学术生涯中,这样的做法很常见。在核武器爆轰物理研究的初期,陈能宽常常召开“诸葛亮会”,不管是对工作多年的工程师,还是刚出校门的小伙子,他都一视同仁,请大家发表看法。他从不先入为主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是首先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主持“863”计划高技术项目时,涉及比较重大的技术路线或方向的判断,陈能宽就提议组织“红队”“蓝队”之间的辩论。用这种方法集中大家智慧,使技术决策建立在尽可能客观、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之上。

    “今天的学术界一团和气,上面的人作报告,下面的提问也是不痛不痒的。”结合当下学术界的现状,李峰认为,王淦昌、陈能宽那一代科学家身上的品质放到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越走近越崇敬。”随着采集工程的推进,凌晏对陈能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不久前她发现一个细节,陈能宽主导的一项研究在1987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可是证书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多方了解后,凌晏得知,申报材料里陈能宽的名字原本是在第一位的,但是材料报上去之前他把自己的名字拿掉了。他的想法是:应该把荣誉给那些做具体工作的人。

    治学的纯粹与严谨、对年轻人的关心和提携……在陈能宽诞辰100周年之际,这位功勋科学家身上的诸多品质,仍在感染着后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5月15日 08 版

高原上的宇宙守望者
再忆陈能宽
4名本科生探索巨型南瓜生长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