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未来”,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馆6楼的一面蓝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下方几十个抽屉里,存放着从1952年建系至今电子工程系毕业生的学籍资料。
随机打开一格抽屉,都能挖出“宝藏”——1952级周炳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工程系教授、中国激光研究第一人;1963级南仁东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 1985级的同学以脚踏实地的创新奋斗在中国半导体行业树起了“EE85”群像。进入新时代十年,浪奔浪涌,这里更崛起一批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的新生代……
70载芳华,清华电子工程系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教育、科技、人才在这里奔流汇聚,科技强国之梦在这里传承光大。
“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好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不断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表示。
一脉相承厚植家国情怀
电子工程系诞生之初便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1952年,为满足新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建设需求,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应运而生,后于1958年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忆起1953年考入清华时的情形,电子工程系退休教授范崇澄依旧心潮澎湃,“我们真是一个团结的、努力拼搏的集体”。当时,孟昭英、李传信等人组建的系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克服困难,通过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真刀真枪毕业设计教学实验等,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狠抓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国防科研。
这群热血青年,把国家需要作为奋斗的方向。范崇澄回忆,当时,多数青年教师与学生居住在清华五公寓集体宿舍,“五公寓的灯光总是熄得最迟”。
走过70载,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在当今清华电子工程系青年学者身上同样有着充分体现。
201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了6年博士后研究员的张沕琳,回到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如今是该系的副教授。她说,“清华给了我们很好的科研环境,能遇见更多优秀的同辈人,一起碰撞出更多更好的火花。”她的研究针对脑科学前沿,力求抓住人工智能领域新机遇有一番作为。
“电子工程系走过的70年,是形成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的70年,是经历多次创业、不断自我革命的70年。”2022年4月23日,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电子工程系建系7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道。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清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行胜于言”。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成为电子工程系的传承基因。
电子工程系教授张克潜(已故)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20世纪60年代,为研制一项新技术,当时一些材料国内还不能生产,他们南下上海,北上东北,不断试制出可用产品,由此推动了我国电子材料工业的进步。当时还没有电子计算机,材料参数计算用的是手摇式机械计算机。有时要摇整整一天才能算出几组数据,由清华推出的理论成果,成为后来行波管设计的常用文献。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认为,秉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育人准则与“注重厚植基础,着眼综合施教”的教学理念,电子工程系与时俱进,以教学改革构建起课内与课外、国内与国际、专识与通识融合一体的育人模式,促进电子工程系学生“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汪玉是电子工程系系首位80后系主任。1998年,他进入电子工程系读本科,最初,他的集成电路研究在国内尚属冷门。多年来,他专注于此,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后留系任教。从芯片的尺寸微缩,到提高速度、降低能耗……汪玉不断创新突破。
如今,电子工程系的新生代正崭露头角。在清华4年,2018级本科生刘坤瓒不断挑战自我——不仅从200多斤成功减重,完成了每个清华男生必须在14分40秒跑完3000米的挑战;还在未来6G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研究持续深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汪玉介绍,近10年间,电子工程系在全球大学电气电子学科排名不断提高,已迈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到2023年,引进世界一流学术水平教研系列青年教师近30人,逐步形成学术导向、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氛围。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成功转化多批科研成果。
“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抓紧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王希勤强调。
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无止境
进入新时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电子工程系的新生代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走出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路。
如今,一批科研创新团队迎接世界科技大潮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陆明泉老师团队长期致力于卫星导航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建设、应用推广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中,创新设计了新一代互操作卫星导航信号,率先突破了新一代卫星导航接收机关键技术,为北斗三号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可控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内心的信念,就是为中国人打造自己的时空标尺。
“追光”二十载,黄翊东教授团队致力于微纳光电子领域的研究,近乎原子量级的尺度,他们研发出来的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装载在筷子上,各种调味添加剂都将无处遁形;用手机摄像头来张自拍,就能实时解读皮肤状态,分辨化妆品的匹配度;还有精准农业、物品分拣、遥感测绘、物质鉴别……一枚芯片,大有可为。
围绕天地一体6G技术发展,陆建华、匡麟玲、葛宁等教师联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致力于为信息社会构筑发达“神经系统”开拓新赛道。研制并发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实现我国低轨移动通信卫星零的突破;组织实施“智慧天网”创新工程,为天地一体6G网络提供“简、快、好、省”中国方案,为支撑交通、物流、能源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新途径。
2022年受聘成为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的段岳圻,一直在高效利用视觉数据进行机器深度学习深耕。在他看来,科研之路很艰辛,一定要走出舒适区,挑战一些新的可能,“要学会拥抱失败,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如今,电子工程系下设6个研究所,在集成光电子学、智能芯片、数字电视、雷达、导航、空天网络无线通信等方面,都取得了世界一流、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实现国际“并跑”甚至“领跑”。汪玉表示,未来10年,电子工程系将以“以人为本,顶天立地,开放交叉”为建设发展原则,奋力建设世界顶尖电子工程学科。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先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