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热点聚焦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贺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13日   10 版)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保障等软硬件基本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终究要满足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核心在于处理好“数字化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起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教学方式的信息化进程,高校数字化运行的组织政策与治理能力亟需建设并不断完善。

_______________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地位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极大提升了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笔者认为应加快数字化建设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加快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战略考量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数字化是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这次特别提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教育部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对人才培养机制、教育治理方式等方面的不断重塑,将有力支撑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扬长补短,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促进教育资本向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不断转化,高质量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加快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体系不断变革。当前,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高等教育领域数字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特别是ChatGPT对高等教育发展形态产生了冲击。

    重塑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报告《突破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对未来的发展强调“包容”“创新”“协作”“可持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必将带来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加快教育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整体性变革,形成教育全新生态,更好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保障等软硬件基本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终究要满足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其核心在于处理好“数字化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主要是:

    基于学习者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模式变革。数字化正在催生一场学习革命,从学习者维度出发,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实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得怎么样”等问题。一方面,要注意学习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整合。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汇集了逾2.7万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不同高校、各种平台上,也遍布各类学习资源。高校需要做好学习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整合,真正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样、便捷、系统化、可获取的优质有效资源。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变革、创新与重构。随着大量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出现,高校需要重新设计和重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学习条件,真正实现“以学寻教”。此外,随着数字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和混合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高校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开发和构建一整套新的教育教学测评体系,对学生课堂行为、作业、测验、考试成绩、学分等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与认定。

    基于教育者教育实践提升数字素养。一方面,要把数字素养纳入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教育部2022年12月研制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对教师数字素养框架作出了规定。高校应该结合教师发展和学科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把数字素养纳入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等维度,不断促进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这迫切要求高校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和自身角色定位进行新的思考,未来教师应更大程度上定位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协作者、促进者。另一方面,要整体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方法和手段,促进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提升教师数字化培养效能,形成教师队伍间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各展其长、共同进步的局面,整体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管理者加强有效管理的治理体系建设。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将不再是传统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模式,将更加向数字化、扁平化、精准化转变。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以“智慧校园”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然而,比起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教学方式的信息化进程,高校数字化运行的组织政策与治理能力亟须建设并不断完善。一方面,要推进数据平台建设与管理需要相适应。当前,很多高校各部门间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不同,数据只能通过限制性的数据流和渠道进行整合,未来要围绕管理需要,大力完善中心数据平台的系统性和融合性,打破信息孤岛,进一步释放和提升高校数字化治理的潜力和效能。要围绕数据运行建设,不断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立改废释”,构建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机制和技术支撑力量,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数字文化建设与管理素养相适应。加强高校数字化文化建设,提升数字化战略意识,着重培养和招收具有数字化素养的高校管理人才,不断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以数字化变革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13日 10 版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方向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何以始终保持青春特质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