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我的老爸有点“潮”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17日   04 版)

    父亲不觉得毕业了立刻就要工作,Gap Year在他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将自己限制在框架之内,愿意拥抱并接纳一切。

_______________ 

    我的老爸并不古板,甚至还有点“潮”。这一发现始于半年前,当时电视剧中正播放着一场飞盘竞技。本着不让父母脱离当代流行的原则,我自觉担起了科普的大任。

    “这是最近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运动,你知道它叫什么吗?”正当我要开口解密时,老爸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这不是飞盘吗?

    无数个问号在我的脑海中飘过:“他怎么知道的?这运动不是刚流行吗?平时没见他玩过啊?” 科普瞬间变成了被科普,原来飞盘在老爸上大学时便曾风靡一时,找不到绿地,随便挑个宽阔的空地,甚至在宿舍大厅大家就能玩上半天。正手投掷、反手投掷、颠倒盘……飞盘的各种技巧,他更是信手拈来。

    从未碰过飞盘的我,在老爸的面前,仿佛一只在雷门前被打的鼓,在大圣旁边舞枪弄棒的猴子。不过,对于这种“丢脸”时刻,我早已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神功,毕竟老爸比我还了解潮流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每当电视上出现老歌新唱的节目,老爸总能精准哼唱,虽然词是记不全了;实力派老歌手时隔多年重新露面,他也能一眼认出,说出代表作和演唱风格,而后不免跟一句:“我年轻时他可火了!”

    家中有很多老爸早年的笔记本,里面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颇有些现在流行的手帐的意味:里面贴着几十张1990年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造型各异的画像,它们或跳水、或举重、或射击……不同的花卉装饰其间,旁边是一些科普知识或短文。以上所有并非手绘或手写,而是老爸从当年的报纸上剪下,重新拼接而成,混搭中透着有序。

    另一类里面不过是一些他手写的散文或诗歌,但如果细读,你会惊讶于字里行间文字之精巧,用句之优美。当年还在上小学的我,深深震撼,对老爸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每当我和他聊起这些文字,他总是毫不客气地收下我的仰慕,添油加醋地吹嘘自己的才气,然后不可避免地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语文。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直到上了初中,我读到了舒婷的《致橡树》,意外地发现里面的句子和我爸的笔记一模一样。我恍然大悟,那些笔记哪是他创作的呀,明明就是好词好句摘抄本啊!

    我试图从老爸的回忆和行为中拼凑出他年轻时的样子:爱运动,爱唱歌,也爱文学,留过微长发,穿过酷皮衣,虽然不会乐器但曾拿吉他摆拍……在他正值青春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文学摇滚的黄金期,老爸几乎没错过任何一个热潮,并走在了时尚与流行的前沿。

    老爸紧紧抓住了从前的“潮”,而对于现在的潮流,他也并不落伍。生活体验类综艺和各大晚会,他是忠实观众;导师转椅选人、嘉宾犀利点评演员演技等是他的最爱。不仅如此,他还玩微博、看网络小说、打网游,熟练掌握一切似乎年轻群体才喜欢的东西。最近,我去看了演唱会,从未体验过此类演出的老爸,已经开始将其纳入关注名单,等待喜欢的歌手官宣。

    在思想上,老爸也前卫非常。他不会因为我染五颜六色的头发、穿吊带、化浓妆,说我不务正业,甚至会帮我耐心挑选款式;他也不会觉得毕业了立刻就要工作,Gap Year在他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无法接受的事,在老爸的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正常的选项。

    有时我会跟他说,你的思想很潮!他总会说:“什么潮不潮的,人生不就是要多体验吗?”

    可能对于老爸来说,他真的不“潮”。他不过是不将自己限制在框架之内,拥抱并接纳一切罢了。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17日 04 版

有没有发现,父亲也有让你惊喜的一面
希望和你一样,“生活”不只一个跑道
我的老爸有点“潮”
当父亲提出“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
如果“当面难开口”,就找个媒介
原来“江湖中人”有颗细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