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当父亲提出“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

周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17日   04 版)

    当父亲提出“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我如临大敌,在脑海里预演了无数次“剑拔弩张”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 

    前不久,作家王欣在微博上发文感叹,母亲竟能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独自规划出游。这条微博的评论区内,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惊喜父母”——有人70岁独自游泰国、有人自学中阮成为老年乐队首席、有人从省吃俭用到及时享受……

    和学姐聊起她休学期间的经历,她说:“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发现母亲竟然也爱听摇滚乐。”父亲节临近,我仔细回忆与父亲的过往,好像没法儿在他身上找出这样的惊喜,但相似的“反转”却有迹可循。

    小时候,父亲永远是拒绝迁就我的一方,在某些方面有自己“顽固”的原则。举例来说,高三以前,除非身体抱恙,他每周必须拉着我打一次羽毛球,我屡次抗议未果。后来,我习惯了小事上默认他的决定,避免争执。但整个中学时期,因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与父亲期待的并不一致,还是下意识把父亲当成“假想敌”,认定高考之后必有一场“恶战”。所以,当父亲提出“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我如临大敌,在脑海里预演了无数次“剑拔弩张”的场面。

    那天,父亲拿上他裹着棕色皮套的笔记本,喊我去阳台的藤椅坐坐,还罕见地泡了两杯茶。他习惯直来直去,不看重所谓的“仪式感”,与人协商决议常是随处一坐,高效解决,这一系列“兴师动众”的筹备工作让我隐约感到了这场谈话的特殊性。

    4个小时的长谈由高中以来贯穿于我们所有交谈的问题开启:“还是想学写作相关的专业吗?”我再次给出肯定的答案,父亲却一反常态地不再强调如此的风险,反而对我说:“这问题我反复问你,是不希望你将来为自己草率地作选择后悔。但写作你喜欢了十几年,这已证明你足够坚定。”这一轻描淡写又重于千金的应允让我预先筹划的“反击”霎时失去了意义。我正愣神儿,父亲利落地从笔记本中撕下三页,递到我手里,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后来谈话涉及的种种话题,和我生活中与之对应的细节。

    在“坚持锻炼”的话题旁,父亲完整列下了我18年来尝试过的所有运动和每项运动的坚持时间,我瞥到时心中暗暗吃惊。自初中寄宿始,我每周回家的日子不过一两天。年纪稍长后,更醉心外面的世界,与家人不似小时候的亲密无间,只在面对重大决定时才与他们沟通商讨。很多零碎的细节,我自己也记不清了,更记不清楚父亲是在何时何地得知、记录下这些琐事。

    那次长谈让我在父亲身上看见了此前从未发觉的包容与细腻。这种反差像偶然漏出的光,借由它,我开始重塑父亲的身影。过去,成见让我将他困在“监护人”“独裁者”的形象中,认定他只想按照自己心意编织子女的人生。可仔细回忆,高二我提出独自外出旅行,常娇惯我的母亲犹豫不决,反倒是父亲,选择信任我的自理能力,坦然放手。

    前段日子听的播客中提到,被困在时间中的“留守父母”,面临着跟不上时代思潮的困境,而子女需要成为他们的一座桥梁。可某种程度上,回到小家的生态里,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留守子女”?当我们走进更大的世界,对小家的关心愈来愈少,本应随时间更迭的记忆出现一个个断口;又或者,因为始终“留守”在自己的偏见里,盲视父母与偏见不符的行为,在心理为他们搭建片面的形象。

    发现“惊喜父母”的时刻,断口被光呈显、填补,偏见被击碎。但这种反转、顿悟式的体验也带给我们省思——伴随它们而来的可以是惊喜,也可能是遗憾。正如电影《晒后假日》中,已为人父母的苏菲回忆起童年与父亲的那次土耳其之旅,终于明白父亲当年复杂苦涩的心境,却为时已晚。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对方身上看到出乎意料的一面时,若感到的是惊喜,便还是幸运的。我们也不应只让这惊喜成为刹那的火花,更应以此为契机,思考我们过往在亲子关系中是否有怠惰疏忽,重建或促进亲子间的亲密。

周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17日 04 版

有没有发现,父亲也有让你惊喜的一面
希望和你一样,“生活”不只一个跑道
我的老爸有点“潮”
当父亲提出“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
如果“当面难开口”,就找个媒介
原来“江湖中人”有颗细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