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2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飞桨逐浪的湾区青年“玩转”古老龙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22日   03 版)

    6月17日,2023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开锣。来自广东、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内外125支龙舟队的近5000名选手在珠江上逐浪竞速。图为比赛中的彩龙竞艳和游龙表演。陈骥旻/摄

    在今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传统龙、彩龙和游龙的队伍均来自广州本地,汇聚了广州市龙舟赛事的佼佼者。图为传统龙组别比赛现场。陈骥旻/摄

    日前,第十三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五月五·龙船鼓”之起龙仪式在广州荔湾湖公园举行,图为泮塘村民“起龙”。广州市荔湾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是中国人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不少年轻人踊跃参加到有仪式感的龙舟竞渡中。龙舟鼓响、桨楫翻飞、水花四溅……城市中蛛网密布的珠江河道热闹非凡,地道的广府文化与高楼林立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这群划龙舟的年轻人几乎都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的本职工作有教师、医生、消防员、粤菜师傅、商人等,出于对龙舟的爱好走到了一起。

    龙船“起龙”

    在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陆氏大宗祠前的池塘边上,近百名村民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起龙船仪式。“起龙”,就是将埋藏在水下、被淤泥覆盖的木龙船“唤醒”。这些龙船平时被埋在村边河涌的淤泥里,或在专门建造的龙舟坞的水里。这一天,龙船被村民挖出、洗净,为今年的龙舟活动做准备。

    撬开木板、放闸、排水……在激昂的鼓声中,几名健壮的文冲青年双腿没在闸口的水流中,随着闸口的木板被撬开,龙船坳的水流涌向流入珠江的河道。船坳边上,围观群众兴致勃勃地望着起龙船的过程,小孩子们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模仿大人打鼓的动作。

    “之前龙船一直藏在龙船坳里,今年终于有机会挖出来了。”文冲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少锐说,社区已有6年没动过龙船了。

    随着船坳里的水逐渐排出,龙船两端慢慢露出水面,露出了狭长的身躯。由于受珠江涨潮影响,排水较慢,临近最后阶段,村民们跳入水中,奋力用铁盆将船身中的泥水舀出。龙船被挖起后,村民们开始冲洗船身内外的污泥、水垢,这只由原枝坤甸红木制作的龙船很快焕然一新。

    “起龙”之后,龙船经过装饰修整和一系列仪式后,便赴各乡“趁景”。各地将龙船精心装扮,配备舵手(头、尾艄公)、桡手、鼓手,相互探访,以龙舟会友。

    夜幕降临,广州市黄埔区乌涌上又传来了“嘿哟嘿哟”的号子声,岸上的市民不时呐喊助威。白天上班、晚上坚持训练的李子轩来自珠江村,他对龙舟的热爱源自爷爷,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去划龙舟,一直到现在。“我儿子今年1岁,他也会经常看我训练,每当听到手机里响起的龙舟鼓声,他都很兴奋。”在李子轩眼里,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炎热的夏夜,年轻的队员们在龙舟上用尽全力划桨,动作规整统一、节奏明快,让龙舟在水中飞速前进。曾获龙舟世锦赛冠军的运动员刘尧森,在2020年退役后转型当了龙舟教练。在他的指导下,村民们的体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划桨动作也更加规范。早在两个月前,他们就开始日夜备战龙舟赛。

    “龙舟青年”的使命

    如今,非遗传承成为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龙舟青年”正用他们的热情、能量带动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守正创新、出新出彩,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动能。

    去年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宣传片中,具有岭南特色的“龙头”带着水花跃出水面。这件作品的主人,就是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张伟潮。

    “龙头需要经过选材、设计、开胚、雕刻、打磨、上漆等十几道繁琐工序,才能成型。”张伟潮细细讲起龙头的制作,不同地区的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龙舟样式,像东莞地区,龙头会偏大,粗线条;广州这边,龙头比较小,竞技用的龙头更加威风,巡游用的龙头则会偏温和,隐约透出笑意。

    “黄埔的龙头,很多细节设计成了卷曲的形状,在传统文化里叫作‘祥云纹’。”张伟潮说,这种云纹的打磨,更需要持久的学习和锻炼,细节里都是故事,这些才是龙头的文化韵味。

    张伟潮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每个龙头在设计之前,都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到客户村落调研,挖掘当地文化符号,和当地人开会讨论后确定方案,再动手开工。张伟潮的龙头订单从春节排到了现在,他称自己从春节开始没有休息过一天,凌晨3点收工算是早的,他不会因为追求订单数量而降低质量。

    “其实是‘龙头’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龙头’。”张伟潮说,他们世代生活在岭南水乡,龙舟文化从未断层,划龙舟就是广府文化的一部分,自己没有理由不喜欢。人生十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划龙舟,它已经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在张伟潮看来,龙舟作为宗族传递的纽带,和不同村落之间联谊结亲的纽带,是广府人日常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由于端午节之外的日子不能划龙舟,自己又特别热爱,就去尝试制作。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觉得自己仍然有这个情怀,也许“传承”就是他们这代年轻人的一种使命。

    “划龙舟对于广州人来说,不只是一场比赛,更寄托着乡亲们的情结,是维系不同村落的情感纽带。”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陈秋敏表示,希望能多举办一些活动或论坛,让年轻人了解龙舟文化,吸引和号召更多人参与到龙舟文化传承中。

    古老龙舟的青春诠释

    龙舟文化古老悠久,年轻人却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新一代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郭树容是一名疍家文化研究者,也是一名画家。当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他最大的灵感来源就是龙舟。如今,他已绘出《龙腾盛世》等代表作,希望能尽毕生之力把沙田龙舟的故事与精神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来自东莞沙田中围村的郭艳婷、郭应冬姐弟,出生于一个四代相传的龙舟之家,母亲冯伟莲是1999年参加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并夺冠的队员。如今,姐弟俩继承了这项运动,他们所在的队伍还在2019年美国哈特福德市滨江龙舟赛上勇夺冠军,打破了该赛事举办20届以来的竞赛纪录。

    土生土长的东莞中堂人郭裕良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龙舟文化“发烧友”。端午前夕,他来到中堂镇中心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开设龙舟课堂。郭裕良对龙舟的喜爱在幼年就根植在心中,从小跟着大人划龙舟,参加各个村子的龙舟景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播龙舟文化,郭裕良陆续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每到休息时间,他就会集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行走在中堂各个村落,搜罗与龙舟相关的人文故事。如今,年纪轻轻的郭裕良,对传统龙舟民俗、龙舟宗源、龙舟故事以及各地龙舟差异,都能如数家珍。

    电锯的切割声夹杂着木头与铁锤撞击的声响,空气中还散发着淡淡的原木和桐油的香味,东莞中堂的几家龙舟造船厂正在赶制订单。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农历二月至四月是造船旺季,今年中堂的4家龙舟造船厂共接到50多条龙舟制作的订单,与往年相比大有增长。两个多月以来,师傅们一直加班加点赶生产。

    从9岁起,霍沃培就跟随父亲在国营船厂帮忙。1972年至今,他已经做了51年。霍沃培介绍,每条龙舟根据大小规格,价格在5万至10万元之间。今年,他的厂里一共接了8张订单,既有本地的,也有来自清远、增城、博罗等地的外地订单。“今年是‘龙舟大年’,订单需求量特别大。考虑到人手不够,在保障品质和交货时间的前提下,我们不敢接太多订单。”

    作为非遗传承人,霍沃培说,做龙舟的过程是快乐的,但龙舟手艺的传承一度让他犯了愁。很多年轻人吃不了制作龙舟的苦,不愿意学。2000年,霍沃培16岁的儿子霍明钊一走出校园,就被他拉进船厂学做龙舟。霍明钊说:“那个时候比较年轻,每次去学手都要起泡出血,但第二天还是要继续,直到做完龙舟,伤口才能愈合。”

    4年以后,霍明钊逐渐掌握了要领,做的龙舟越来越好,长满老茧的手也不再容易被磨破。虽然手艺还比父亲差得远,但年轻人的加入还是给传统的手工艺带来了新的改变。“以前制作龙舟都是纯手工做的,我是直接用工具做,我相信会把它做得更完美。”

    而在冯沛朝龙舟造船厂,师傅们常常一边听粤剧一边赶订单,给忙碌的工作增添了不少乐趣。今年,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冯沛朝接了9个龙舟订单,请了9名师傅帮忙。除了在旺季制作传统龙舟,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冯沛朝从2010年就开始琢磨制作“小龙舟”工艺品模型,按照传统大龙船的架构,保留原始工序、技艺特点、用材用料,进行等比例缩小制作成小龙舟,以另一种方式传扬龙舟制作技艺。

    来自东莞万江的黄智冬今年刚满21岁,从事“龙头”雕刻却已有8年。小时候,他经常坐着父亲的摩托车到河边看龙舟训练,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描绘龙头和尝试雕刻。初二时,他收到了一个“迷你”龙头订单,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为提升技艺,黄智冬走访东江流域各大船厂虚心请教师傅。2019年,黄智冬为万江的拔蛟窝社区雕刻出全新的龙头;今年,他又为万江社区制作了特色龙头,融入不少自己的设计风格。

    黄智冬坦言,雕刻龙头是他的兴趣所在,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到了哪个年龄段,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玩”龙头,弘扬龙舟文化,都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22日 03 版

飞桨逐浪的湾区青年“玩转”古老龙舟
这些大学生在龙舟竞渡中领悟传承与成长
龙舟训练成“动力车间” “龙舟月”东莞人太拼了
国潮长卷亮相 沉浸式走进“全国龙舟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