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越来越“入侵”我的生活。
找个下饭的恋爱类综艺看,弹幕都在讨论嘉宾的MBTI究竟是什么;身边朋友准备招聘简历,认真研究哪类人格最受老板青睐。MBTI成为新时代择偶标准走进婚恋市场,也像英语四六级证书一样在简历上牢牢占据一角。
MBTI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缩写,这项性格分类指标由美国人Katharine Briggs和她的女儿Myers建构。它最早发布于1944年,具有特殊的战争背景,母女二人相信,了解性格偏好将帮助首次成为“工业劳动力大军”的女性确定其“最舒适和有效”的战时工作类型。此外,她们还宣称,人格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著作《心理类型》,可实际上,Briggs和Myers皆没有心理学的教育背景,两人在编写性格测试手册的这条路上是“自学成才”。
具体而言,MBTI测试结果分为:内向或外向、实感或直觉、思考或情感、判断或感知,并取各倾向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测试结果。这样,被试人群被轻易地分成了16种,70亿地球人的性格由简简单单的4个英文字母排列组合构成。
我最早在美国的脱口秀上了解到MBTI,接着发现它在韩国势不可挡地流行起来,再之后便是现在,周围的人开始热衷于讨论彼此是何种人格。
上周,我和一个久未见面的老友相遇,正一股脑地倾诉着近来的迷思与烦恼,他倏然问道:“你应该是‘E人’吧?”
原来,曾经令我不以为意的性格测试,正成为一个可以被随意拿取与张贴的标签,影响着人们对彼此的评价。
人的性格中固然有相对稳定的成分,或张扬、或随和、或坚毅,但我们也不能不考虑性格在社会生活中的灵活多变。将一个如此复杂、精妙且难以被定性的概念框定在16种选择中,究竟有多科学?事实上,MBTI测试的结果会提供不同倾向在整体性格中的百分比,以内向或外向举例,它会提示你的性格中有55%是内向的,45%是外向的,这一点往往被人们遗漏,仅仅记下自己是内向的,是个“I人”,毕竟在社交场合中介绍个性的百分比显然不够“轻便”。
而且,MBTI一旦成为某种标签,一些关于性格的描述会不可避免地演化为刻板印象。浏览社交媒体时,我偶然看到有人询问“MBTI可以改变吗”,这位网友的性格测试结果是INFP,但理想人格却是与自身性格完全相反的ESTJ——一种“领导力高、执行力强”的性格。“真的很厌弃敏感的自我”,帖子里写道。
和星座、血型一样,MBTI的测试结果暗示了人的受欢迎程度。大家或许可以隐隐约约地察觉到“E人”比“I人”更受追捧一些,“E人”开朗、外向,而“I人”有时则像是潮湿角落里生长的小蘑菇。性格测试本来只关乎对自我的认识,但一些社会中本就存在的性格歧视被MBTI放大,“性格”也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这让我想起来前些年的奇葩新闻,某公司招聘时拒绝处女座的求职者,因为在所谓“星座学”的描述里,处女座往往挑剔、刻薄。大家面对这种新闻也就一笑了之,不过MBTI要比星座难反驳得多,它与心理学有些许关联,听起来“科学性”更强,它“光明正大”地成为一些企业拒绝求职者的理由。
《华盛顿邮报》2012年的一篇报道里列举出了这样的数据,美国有1万多家公司、2500多所高校和200多家政府机构使用MBTI性格测试,“从美国国务院到麦肯锡咨询公司,它就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MBTI性格测试手册的独家发行商CPP也因此狠狠赚了一笔,这家私人公司每年可从MBTI以及与之相关的800种产品(比如解释测试结果的指南手册)中获得约2000万美元的收入。
毫无疑问,MBTI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可与此同时,科学界一直存在着对这个心理测试的质疑。MBTI性格测试依赖诚实的自我报告,而且测试结果多变,一项研究表明,50%左右的受访者在仅5周后重新进行心理测试时,获得了不同的类型分类,这或许反映出它缺乏客观性与可靠性。早在30年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审查了MBTI研究数据并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在职业咨询项目中使用 MBTI的合理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尤其反对 MBTI,他称其与星座运势类似,是“不会消失的时尚”。在心理学界,有一个专门名词“巴纳姆效应”被用来描述人们对星座和某些性格测试的信奉:人们会非常认同某种对自己性格的描述,这些描述号称是专门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但实际上,它足够模糊并且适用于广泛的人群。
然而,学者的反对之声湮没在了MBTI的浪潮中。许多心理学教授都做着赚钱的兼职——企业顾问。《华盛顿邮报》称,“在美国学术界,赞扬MBTI是禁忌;在美国企业界,贬低它同样是禁忌。”在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营销推动力下,MBTI 登上了人力资源项目的万神殿。
MBTI在不同国家成为风尚的故事正不断上演,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间隙,又发现了一位朋友在朋友圈上传了自己的测试结果。我挺想在下面回复:“嘿,那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测试,性格当然不止16种呀!”
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