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恐医症”吗?
人人都会生病,但人人都害怕看病:排队一小时,看病5分钟,你是否会担心医生对你过于敷衍?医生惜字如金,病历犹如天书,你会不会很纠结,想问医生写了什么?
病人们恐惧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在于不知道如何获得有用的医疗信息、如何和医生沟通、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最近,医生王兴写了一本帮你消除“恐医症”的科普读物《医生,你在想什么》。
王兴,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他出版了多部作品,如《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胸腺外科学》(英文版)等。
在人气颇高的作品《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中,王兴结合自己肿瘤学的专业知识与作为胸外科主治医师的多年工作经验,解答了癌症病人及家属广泛关注的困惑和问题;而新作《医生,你在想什么》,则是从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医生面对这些问题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医生,你在想什么》这本书脱胎于王兴在“看理想”App上主讲的《每个人的疾病课》。
“我作为医生,有很多所谓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到底对大众有什么帮助?我没有想通,但是做几集节目之后,听的人很多,有很多反馈和共鸣。比如,我在讲大家都很关心自己‘疾病的信号’,大家觉得这个还不错。”王兴不希望自己的讲述有太多说教味道,他觉得医生做科普必须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人视角,思考“我到底怕什么”。
王兴回忆自己刚在北京大学学医时什么都不懂,后来一步步学会了治疗过程。他觉得,完全可以带着大众“一起走完这个过程”,去了解医生问诊背后的逻辑。
“医学思维是你与一个医生最短的距离。”这是王兴在书中反复提及的概念。他解释,所谓医学思维,就是医生在掌握了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生物学规律之后,根据病人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依据诊疗指南为病人作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并指导或者直接为病人完成治疗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
医生陶勇评价王兴这本书时说:“医学是海,医学思维无异于在疾病的暴雨中一艘乘风破浪的舟。当你乘上了本书作者所造的舟,你和医生就成了队友。”
医学思维不仅仅对医生重要,对病人也一样重要。对于病人来说,所谓建立医学思维就是理解医生是怎么想的,从而打好配合,共同完成“有效的医疗”。王兴认为,了解这套逻辑,一方面可以更好配合医生,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医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好促进医患沟通。
有一位听众告诉王兴,自己是在医院病床上听了课程。那一期主题是“医院那些隐形的人”,这位听众立马清楚了解到自己身边的每个角色和职责。“他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人都在为自己服务,于是觉得很安心”。
王兴坦言,《医生,你在想什么》这本书并非架构在一个“理想世界”中去空谈毫无矛盾的医患关系,而是以真实世界为前提,在大医院里,我们每个人问诊必然会有很多不如意的情况发生。
“比如医生给我的时间过于少了,医生给我的结论是不容反驳的,我没法去做更深入的探讨等。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和了解医学思维,就会了解如何有效问诊。”王兴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门诊这样一个医生时间有限的空间内,看病逻辑更多在于“筛选”,而非“治疗”。那么这种时候没有必要去揣测和计较医生看似“冷漠”的态度,事实上只是说明你没有生病,或是目前状况不需要住院治疗。
王兴还想表达的观点是,医学有局限性。“我们怎么定义‘病’?多数病其实医学没有那么好的办法,比如神经衰弱、认知症等,这些病我们称为‘自限性’(疾病),需要时间让人自己去康复。至于康复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像腰椎、颈椎,很多人处于不舒服的状态,但是又达不到手术指征,就不需要做手术,这都处于‘自限性’的范畴。”
一些人认为去医院就能让身体恢复“一键返场”设置,这是误区。
书中,王兴通俗地解释了何为“自限性”,就是该病“识大体,知进退,有限度,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就会好”。
胸外科的肋软骨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疼痛多数能够自行缓解,只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可以用镇痛药帮助缓解,但没有什么‘一针就灵’的方法,甚至没法用手术的方法根除。目前,只有在病人疼得十分严重时,局部注射一定量的激素和长效局麻药进行封闭治疗。除此之外,也可以尝试针灸治疗”。
王兴感慨,深入学了医学之后才发现,人类真正能治疗的疾病并不多,多数看起来的治病,不过是采用了一些手段使人扛过疾病不舒服的甚至是危险的状态,然后一切都依靠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
“总之,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可人体自愈的能力,必要时给予支持,解决可能的病因,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几种方式。”
王兴特别写到了“权衡思维”。“权衡思维”是指医生在做一切与治疗选择相关的事时,都应基于两个目标的权衡——最大限度地去除病变和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功能。“权衡思维贯穿医疗决策的始终,是体现医学人性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医生选择治疗方法,要遵循生物学的规律,要权衡治疗方法所产生的风险与获益比。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叫“保守治疗”,王兴说,像胆囊结石、扁桃体肿大、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往往就诊时医生会说可以手术也可以“保守”,“可以选择等等,也可以选择快刀斩乱麻”。那么促使你克服一切恐惧去做手术的关键,是“适应证”。
他举例,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选择手术?适应证里有一条叫作“马尾综合征”,当椎间盘的压迫导致控制大小便的神经功能出现了障碍,就要进行手术——“这个时候,你手术所冒的风险小于疾病本身的风险”。
王兴说,医生的工作逻辑是不要出错,不能让病情耽误,又不要过度医疗,他必须要把握好中间这个尺度。
除了去医院看病的传统途径,当下很多年轻人身体不舒服往往会去搜一些社交App,寻求相似的情况和答案。
王兴觉得,就像我们生活中更愿意相信亲友的建议一样,很多人愿意相信社交平台上诚恳的建议是很自然的,因为那些分享能引起共情。
“我们可以让这个途径变好,比如有合理的监督,让它成为我们一个好的选择。”王兴希望,更多的专业医生可以加入这些社交App,从而为网友们提供可靠可信的知识和建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