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人民身在基层,对经济发展动态与技术变革进展有着极强的感知力,他们的需要与观念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他们基于实践的创造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既突显了人民在理论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深入人心、指导实践的使命任务,开拓了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人民性是蕴含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深厚禀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断解决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把解放人、发展人、服务人当作自己的核心追求。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党以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经验。此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还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中汲取力量。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善于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无论是党依靠人民建立红色新政权的“延安故事”,还是塞罕坝植树造林的“绿色奇迹”,无论是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还是浙江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实践、升华都是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凝聚亿万人民智慧中走向胜利与辉煌的。党的理论创新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的理论能不能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最丰富最生动,办法就在人民群众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人民,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从群众中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作为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人民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道理,形成关于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一般性理论,这些理论又通过指导实践的不断深化得以不断丰富发展,最终以科学真理的形式展现出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总结、提炼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实践经验,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实现的新的飞跃,是在中国人民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实现的新的理论创新。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不断发现、总结人民实践的新鲜经验,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
继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到群众中去”。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理论转化与实践的主体,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也就是说,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本身不能代替作为“武器的批判”的实践,当科学理论“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这一实践的主体,就能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这说明了“理论掌握群众”的重大作用。理论能否实现、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理论是否能够贴合国家、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否能够实现从“理论掌握群众”到“群众掌握理论”的升华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不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实现了新的大跨越。这些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人民群众具体生动实践相结合所彰显出的磅礴伟力。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到群众中去”,把党的创新理论思想精髓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
创新传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党的创新理论绝不能是束之高阁的“高岭之花”,而应让“冒热气”的理论变成“接地气”的语言。要让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就要加强传播方法和话语方式创新,牢牢把握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以数字化传播新技术赋能党的理论创新传播,做到理论传播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整体贯通,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通俗表达中,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精炼,让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
坚持实践原则,让党的创新理论“聚民智”。在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自由活动空间与自由流动资源不断扩大,人民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展现,意味着人民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人民身在基层,对经济发展动态与技术变革进展有着极强的感知力,他们的需要与观念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他们基于实践的创造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聚民智”,就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形成倡导和鼓励群众首创的社会氛围,让群众能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而集思广益,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将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让党的创新理论“顺民意”。党的创新理论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利益分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各不相同、需求日趋多样,群众的愿望、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独特化的新趋向。让党的创新理论“顺民意”,要坚持“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深入基层、深度调研,既坚持从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现实的核心利益层面选取调查研究对象,又要关注到文化、审美、休闲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精神需求层面,把人民群众的真意愿、真期盼、真问题总结为科学决策并上升提炼为新鲜理论。
注重理论转化,让党的创新理论“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命线,党推进理论创新的一切成果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要使党的创新理论永葆生命力,就必须将理论转化为人民的自觉信仰与自觉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让人民掌握理论、让理论武装人民,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牢牢扎根于最基层最广阔的人民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理论生机和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得民心”,一方面要使人民对理论“能应用、用得好”。理论要深入人心必须将学理化的语言表达、抽象化的话语方式转换为老百姓能“听得懂”的“大白话”“用得上”的具体政策,引导人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来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让人民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是“有用、好用”的真办法、真手段。
另一方面要推动理论成为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科学的理论往往是被人民广泛认可、基层经验中广泛应用的,要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社区广场,将党的创新理论所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人民的行为举止与生活习惯,成为人民内在道德理想、价值理念的真正信仰,激发理论创新创造活力。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实践、解决人民之问的精神法宝,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注入磅礴动力。
(作者张彦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思远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彦 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