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要让网络空间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数据权益的保护、数据利用的规范、数据安全的维护等都离不开数据立法的保障,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数据立法,有效规范各种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收集、使用、处理、公开的行为,切实保护数字青年的信息安全。
——————————
数字时代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数字青年”。数字青年是指年轻人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自主创造、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拥有了在不同社交网络和平台中建立的多元化数字身份。数字时代给数字青年带来了发展机遇,当然,随之而出现的也有数字依赖和数字迷恋的日益加深。消弭数字异化和风险,将数字青年培养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数字青年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价值困境和信任困境两方面。
首先是价值困境。在“理性失序”和无意义感的困扰下,人们面临着价值观念的混乱和迷茫。在虚拟空间中的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征,使得数字青年可以很便捷地随时随地进行虚拟实践,因而也非常容易沉溺于各种网络娱乐刺激中而难以自拔。尤其是网络算法的“迎合性”不断升级,越来越“懂得”什么更能使当下青年如醉如痴,逐渐使得人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被削弱,技术在不知不觉中代替了我们作出决定,导致青年群体广泛且严重地出现理性失序问题。数字时代的年轻人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放松时,常常会感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模糊不清,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时,这种感受往往更加强烈。
其次是信任困境。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在数字媒介中获得了自由表达的机会,人们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当事人、旁观者、助推者和接受者等多种身份。在数字空间中,身份可能是完全虚构和肆意捏造的,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制造虚假身份来实施诈骗。伴随这一趋势,传播内容的分裂和随意化给人们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数字空间中,不断涌现出通过拼接伪造、炒作煽情等手段制造出来的各种混淆视听的舆情和谣言。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中,数字青年往往无所适从,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数字青年在虚拟空间的活动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他们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对于数字青年的保驾护航刻不容缓。
首先,要有效加强对数字青年的价值引领。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数字青年,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从而摆脱无意义感的困境。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又让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做好数字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理想信念。要采用精准算法等技术手段向数字青年推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引导数字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之中。
其次,要切实保护数字青年的信息安全。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要让网络空间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数据权益的保护、数据利用的规范、数据安全的维护等都离不开数据立法的保障,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数据立法,有效规范各种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收集、使用、处理、公开的行为,切实保护数字青年的信息安全。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坚决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杜绝平台主体出于追求利益而对违法违规信息和行为视而不见,甚至纵容、放任,导致网络乱象进一步恶化。要多方联动、综合施策,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营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化解数字时代带来的信任危机。
其三,要积极引导数字青年实现自我复归。越来越多的数字青年在虚拟空间里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有些数字化生存的青年对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不清,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无用信息、不良信息的茧房之中。要让数字青年在虚拟空间健康理性地活动,离不开现实的培养和引导,毕竟数字青年究其根本首先是现实的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都要积极参与到数字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来,破除“信息茧房”的桎梏,不因信息窄化而导致认知窄化、极化。要让他们意识到,虚拟空间中的活动要更具有目的性、更具有意义,而不是被各种无谓的事物控制,不能迷失在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也要有充分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够“虚”“实”结合,回归现实、回归自我,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社会的发展和具体的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路径。
【作者陈伟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谭静系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算法分发模式与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研究》(21JZD055)的阶段性成果】
陈伟 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