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建筑工地来了一群大学毕业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喻文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8月22日   06 版)

    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的赵瑞丽,已在海南在建最高楼“海南中心”的工地上干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她印象最深的是在工地现场砌筑。

    “曾以为简简单单地把砖对齐就可以了,但做到平整漂亮竟是如此困难。”现场的工人们先给她示范了一下,但轮到自己动手砌,赵瑞丽发现砌完中间还是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

    这是她入职中建三局华南公司后到工地上做的第一份活儿。和赵瑞丽一样在海南中心的建筑工地上还有14名年轻人,他们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选择:走上工作岗位,追求更符合预期的未来。

    赵瑞丽的家乡在甘肃陇南,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当时的4人间宿舍中,3人选择就业,另外一名则准备出国留学。大四上学期秋招时,赵瑞丽投出了几十份简历,最终被中建三局录用。回忆择业时的场景,赵瑞丽说,求职前她曾考虑过读研,但反复权衡后,还是认为应该尽早走进职场。

    来自海南省万宁市的肖传龙毕业于中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大四寒假时他专门申请到海南中心项目工地实习一个月。这个项目是国内最瞩目的在建超高层项目,运用了“空中造楼机”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这对于建筑毕业生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正因如此,肖传龙向公司积极推荐同学,最终有3名同学和自己一起入职。

    “每天在工地上至少步行一万步。”肖传龙说,自己被分配的第一个锻炼岗位是安全实习岗,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适应起来完全没问题。但对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全新的锻炼岗位可能和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毫不相关,需要像海绵一样汲取新知识。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刘成灏曾担心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他说,“大学期间,我对建筑行业是有一定偏见的,觉得可能是一个尘土飞扬的环境。”但海南中心的项目工地和他的想象有很大差异,“项目施工现场环保设备都很完善,包括喷淋、除尘等,人员管理也很高效,颠覆了我对工地的传统印象。”刘成灏说,能够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机会难得。他和一起来的毕业生们想法一致,“向老师傅请教,向书本请教”。

    一个多月的工地生活,让这群大学毕业生适应了机械轰鸣的工地,更渐渐适应了海南岛夏季的高温,戴着安全帽,穿上工作服,穿梭于工地上的各个点位。

    与这些新同事相处一个多月后,海南中心项目行政总监张天林对这群新入职员工抱有很高期待。在他看来,精心挑选的人才只有通过不断淬炼才能得到成长,这也是企业已施行9年的新员工“精淬计划”。这群年轻人在项目工地要经历安全、生产、商务、技术等岗位的淬炼,跟着公司的各个项目一起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喻文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8月22日 06 版

大模型带火新职业,“会咒语的那群人”能走多远
数据标注师:化“人工”为“智能”
建筑工地来了一群大学毕业生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