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植……8月初,安庆师范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2022(8)班的王康康像往常一样,按照标准化规则操作着茯苓培植流程。这些步骤对他来说,几乎是熟稔于心。
只不过,这次实验场所不是学校实验室,而是在乡野村间和工厂车间。
和他同去的,还有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小院“茯苓菌团”社会实践团队的14名成员,这是团队连续三年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技术帮扶茯苓产业。实践团先后前往大山里的安徽西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岳西县石关乡、主簿镇、来榜镇等地,在为期21天的社会实践中“自找苦吃”。
说起该团队与茯苓的结缘,源自3年前的一次“上门求助”。由于茯苓的生长主要依靠松木提供养分,当时,岳西县种植茯苓的农户大多采用砍伐松木方式来培植茯苓,这会破坏当地生态。为保证茯苓产业持续发展,安徽西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到安庆师范大学寻求技术帮助。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教师尹立伟连续3年“挂帅出征”,带领学生团队前往岳西探索茯苓的科学化培植方式。
“最开始,我们一直在山林间和实验室中反复探寻最佳实验方法。”尹立伟说,茯苓是木材腐朽菌,要研发新型培植方式,就需要先了解茯苓的降解机制,“不同的木质材料、不同的配比方式,对降解茯苓中木质纤维素酶的效果不一样,只有反复试验、反复试错,将酶学特性和培植模式相结合,才能找出最好的培植方式。”
混合松木杂屑、闷堆发酵装袋、接种恒温培养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袋料栽培模式。“这一培植方式的灵感来自于香菇的工厂化栽培方式。经过多次试错发现,袋料栽培茯苓可以减少对松木的依赖。”尹立伟介绍,相较于传统培植方式,使用袋料培植方式的茯苓结苓效率、品相质量都更好,也是土壤污染最小、进行工厂化管理的最好方式。
实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团队使用网上购买的松木屑用于袋料栽培实验,有成员发现,这种松木屑多用于饲养仓鼠,不符合实验要求。有人提出,“可以试试采摘松针松塔,发酵后作为基肥。”说干就干,团队不断往返于学校食用菌栽培间实验室和岳西的试验田,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开始上山下山采摘松针送往实验室。
在实验关键环节之一——使用压缩棒培植茯苓时,团队成员还遇到了茯苓菌丝无法生长的难题,团队学生成员遍查资料无果后,只好向教师请求援助,才发现症结所在:由于压缩棒的粘合比例控制不当,导致压缩胶影响茯苓生长。团队成员重新配比压缩棒,一步步推动菌丝菌核高质成长。
由于实验所需的茯苓灭菌量较大,仅靠单个实验室内的灭菌锅无法保障实验的基本采样量,平时一有空,学生们在学校三四个实验室间来回穿梭,每次灭菌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之久,“在这期间,我们丝毫不敢松懈,要随时观测锅内灭菌情况。”王康康回忆,“当看到袋料培植茯苓成功后,团队每一个人几乎热泪盈眶,像是‘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这个暑期,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团队新成员在工人的指导下参与茯苓选料、切块、晾晒等程序,收获别样学习体验。刚进工厂时,团队部分成员还闹出了不少“笑话”。“由于不认识野生茯苓,一开始还以为是黑色石头,直到切块时方知‘庐山真面目’。”生物技术专业2021(1)班的周君回忆,见惯了实验室培植出来的小型茯苓,团队成员面对这些“大块头”啧啧称奇,都争先为它们称重。
相伴上山收集松针松塔、互相竞技比拼加工速度、共同走访农户……21天的陪伴,团队成员称彼此为“战友”,从初上手的慌乱无措到现在游刃有余,从检验到测量再到观察研究和生物学鉴定,团队完成检测酶活性保证茯苓结苓品质、测量茯苓营养成分含量研究茯苓的保健作用、观察菌丝形态等工作。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研究茯苓栽培模式创新,为农户提供优质茯苓菌种。”王康康感慨,团队也更加明白了下一步研究方向——注重于茯苓的药理药效研究,深度研发茯苓系列产品。
三年来,团队已攻关研发了袋料培植、压缩棒培植、半覆土培植、引苓接木培植这4种新型茯苓栽培模式,有效避免传统伐木培苓培植方式造成环境破坏、栽培时间长等弊端。团队还开展茯苓全基因组三代测序,完成茯苓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工作,进一步保证茯苓培植质量。
该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9级的李嘉瑛是团队“特殊成员”。作为毕业生,她今年又主动申请参与团队实践活动,“要想帮助农民,培植出茯苓仅仅是第一步,在茯苓加工等方面,我要学习、了解的还有很多”。
三年来,该团队累计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项,带动企业新增就业人数200人。“我们把团队名字中的‘菌团’比作‘军团’,想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攻克培植技术难题。”尹立伟说,团队向农户科普茯苓科学化种植方式,将实验室研究所得成果“送”入百姓家,又将理论知识注入工厂产品研发程序,在“乡村大舞台”上实现自我突破。
方艳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