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9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谭权洁)9月12日,在长江流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持下,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长江沿线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寻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以“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和“千年文脉: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两个专题,多角度研讨了文脉延续和文化传承。
论坛开幕前一天,主办方组织近40名媒体记者来到长江边的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开展“长江文明 千年文脉”主题探寻报道。
刚到庙前,有人问:张飞,能代表什么长江文明?的确,如果说历史,东汉末年的张飞,远不及重庆市巫山县距今200余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巫山人”久远;如果说勇猛,远道而来的“燕人张翼德”,不及商周时期就以“坚毅劲勇”立国的巴人……
“大家跨过这条线,就走到了历史上。”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陈昀指着脚下提醒大家:21世纪初,因修建三峡工程,张飞庙被原样迁建至云阳新城对岸。
由此,距今1800多年的张飞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搬迁距离最远、文物级别最高、单项工程投资额最大的文物迁建项目。脚下那条线,一边是古代的长条石、一边是现代的石砖,历史与当下被严丝合缝连接在一起,共同托起人来人往,继续见证滔滔不绝的长江文脉绵延东去。
在9月12日的长江文明论坛上,“(玉蟾岩遗址)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王巍的主旨演讲追溯至史前文化时期。
他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的“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为例,指出长江流域史前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随后,王巍一口气总结了12项“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之最”。这是现场观众同时举起手机“抢拍”资料最多的一次。
“从历史的演进脉络来看,长江、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在论坛上表示,长江和黄河是交相辉映的,也是中华文明能够永葆青春的密码。
长江从古至今在沟通中外文明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杰出教授霍巍认为,长江中上游处于我国内陆的交通要塞,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之一。他认为,长江流域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面貌,“要加深对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延续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辉煌,激活中华文明。”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日,长江文明书馆在重庆落成启用,首次收集汇聚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涉及的省(区、市)有关长江的珍贵古籍文献。
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书馆全面展示了长江文脉,将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夯实文献基础。正如书馆“序言”提到的“文化如水,水脉亦文脉”,“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