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第三中学支教不久,00后李传进就发现,有的中学生没见过飞机,对航空航天相关的科技前沿知识了解不多。2022-2023学年度,他和同学接过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棒,在盐池这个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红色老区义务支教,还加入了县“809000”青年宣讲团,“选择支教就是选择了立德树人的责任。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以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增长更多见识。”
盐池县“809000”青年宣讲团,由团盐池县委于2020年发起组建。3年来,40余名有志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青年,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择优选聘等方式加入。他们中有学校教师、创业有为者、乡贤能人、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据团盐池县委统计,在全县许多乡村、学校,宣讲队员用各具特色的宣讲主题和宣讲方式,已面向5.5万余人次青少年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70余场次。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歼-20战斗机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能力。”担心学生听不懂、没兴趣,李传进和队友先从网上搜集歼-20翱翔高空、“神九”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着陆、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文图视频资料,再排版打印制作“中国航空、航天、航海这十年”主题宣传展板,还手工拼装了飞机模型,力求平均每月开展1次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宣讲,把“三航”知识点揉碎了反复讲,并告诉中学生们“科技强国的征程是一场接力跑,青少年要有投身科研报国的决心”。
从洪亮的回答声、有强烈求知欲的眼神中,李传进感受到学生对“三航”主题宣讲课很感兴趣。他说:“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大国重器的魅力,才有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科技学习兴趣之窗、树立科技报国志向。”
80后宣讲队员张雨潇是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园长,从小在盐池县长大,过去,咸盐、皮毛、甜甘草是盐池向边区提供的“三宝”。
到乡村宣讲中国共产党党史时,她会以此为由头,向青年农民讲老一辈打盐、运盐,开展军民大生产,为支援抗战作贡献的故事;讲1936年6月21日红军解放盐池县城后,宁夏第一个合作社——“盐池县城区消费合作社”的成立始末;告诉年轻人,先辈们如何在盐池这片红色土地上,成立“变工队”、发展农业生产,“在宁夏,农民最能体会乡村向好的变化是多么来之不易。现在留在农村的青年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信心和干劲很足。”
尽管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面向群众讲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但张雨潇发现,在乡村宣讲中,有的听众最初是“被组织来”的,“因此不能老生常谈、必须不断创新宣讲方式,把听众的兴趣调动起来。”
宣讲时,她习惯选择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作为开场白,讲到生动处唱一段盐池民间小调,会用盐池方言把有趣的情节讲生动,“有年轻听众说能从‘听党史、唱红歌’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校准自己前进的方向。”
90后宣讲队员魏雪来自盐池县委统战部。2021年8月加入盐池县“809000”青年宣讲团后,她的宣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
为了把这个主题讲透彻,魏雪会向青年党员干部举例讲宁夏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各族群众同村共庄、相邻共居形成的既互相尊重又不强化差异的良好氛围;也会介绍宁夏依托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开展东中西部交流合作,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宣讲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在统战部的本职工作紧密相关。”每场宣讲,魏雪注意避免变成“一言堂”,留足与青年听众交流互动的时间。交流中,魏雪听到的高频提问常与青年的学历提升、考公考研就业和婚恋交友有关,不过,在“这些‘小我’之外,大家还怀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期盼”。
完成近20次宣讲后,魏雪最近发现,统战工作并不只是接打电话、写材料、填表格等案头工作,还能走出办公室、和数十上百名各行各业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敞开心扉聊家乡发展变化,“过去有的年轻人认为‘反正发展落后,不发展也无所谓’;经济新常态下,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知道执着地追求和奋斗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团盐池县委书记陈艳宁说:“盐池县‘809000’青年宣讲团的定位就是‘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宣讲主题也和青年需求密切相关。宣讲队员正努力用年轻化的逻辑思维及‘青言青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青少年中落地生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