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一等奖……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第九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一场学科竞赛成果展引来众多关注,彰显着学校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积极探索与有益成效。学校坚持“学生中心、需求导向、全面发展、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教助赛”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三个管理环节、三级组织体系、三大保障机制”的“三个三”学科竞赛模式,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
三个管理环节,学生参赛热情高涨
学校坚持目标导向,倒推竞赛时间节点,细化竞赛实施路径,分别在赛前动员、赛中调度督促和赛后总结表彰三个环节为参赛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激发了学生参赛热情。
赛前,学校实行“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宣传动员,线上通过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发布竞赛相关信息;线下成立“学科竞赛朋辈宣讲团”,组织优秀学子走进教室、学生社区开展参赛经验交流,讲述参赛获奖经历、分享参赛心得感受、展示赛事成果,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类赛事活动。赛中,学校组建“学科竞赛集训营”,利用寒暑假、课外活动等时间开展集训,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对参赛学生有计划地开展系统培训,提高学生参赛能力。赛后,召开总结表彰会,对获奖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2022年学校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超过10000人次,参与率达到90%,获得国家级奖项200项,省级奖项603项。
三级组织体系,竞赛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竞赛分类管理,根据竞赛的影响力、声誉度和规模等因素划分五大竞赛类别,促进学科竞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构建了学校、学院、专业社团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校、院两级组织管理机构。学校负责竞赛制度的制定、统筹协调,每年年初发布竞赛参赛目录,明确全年参赛项目、参赛时间和竞赛承办部门。学院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与管理,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将学科竞赛考查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学校实行“一专业一社团一赛事”的建设模式,社团每年围绕竞赛项目组建学生团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学校为每个社团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学科竞赛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学校机器人协会指导教师郝传柱曾指导学生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他说:“学校每年会给予学生社团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通过社团参与竞赛项目,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教师将学科竞赛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将教学和专业赛事合为一体,并贯穿于专业课程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真正做到了课赛融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大保障机制,竞赛质量逐步提高
为推进学科竞赛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及奖励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激励机制、政策保障等机制,对竞赛组织积极、成绩优异的师生给予奖励,2020至2022年,学校为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师生发放奖励共计400余万元。学校实施第二课堂建设工程,以学科和技能竞赛为重点,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将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等计入学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纳入职称评聘考核,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热情。此外,学校成立竞赛导师库,聘请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不断改进实验实训设备,完善条件保障,为师生参与竞赛创设良好条件。学校学科竞赛质量逐年提高,2020至2022年,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共计1843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488项,省级竞赛获奖1355项。
曾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周嘉毅说:“刚入学参观第二课堂的时候,我看到展区上摆放的科创作品,感到非常震撼,也让我找到了大学努力的方向,所以我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平台的各项课程。大二我参加了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一次参加省赛,我的专业知识和参赛经验不足,指导老师耐心讲授专业知识,手把手地教我设计、分析、焊接、调试……经过不懈努力,自己设计的电路终于实现了理想成效。我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一专业。”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力抓手,深入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将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信息来源:山东华宇工学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