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落幕,393名选手分别获得金、银、铜牌。获奖者走上舞台中央,在聚光灯下接受奖牌,接受来自观众的欢呼与祝贺。
此次大赛共设有109个项目,其中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选拔项目62个,国赛精选项目47个。
砌筑比赛就是一个世赛选拔项目。刚从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长沙建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的黄睿强获得了砌筑比赛项目的金牌。这个项目共吸引了来自30个省(区、市)的30名代表,比赛角逐出的前5名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后再通过5进1选拔,获胜者将代表中国出征明年9月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多位曾经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的选手以裁判长、裁判长助理、教练等身份现身此次大赛现场。
对接世赛标准 培育国赛选手
世赛项目砌筑比赛的裁判长助理伍远州是2022年世赛特别赛砌筑项目冠军,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老师。
伍远州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的国赛比上届难度更大,对选手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也更高。一铲灰、一块砖、一次次揉压,看似简单又枯燥的砌筑流程,都是赛场上的评分要点。
国赛比赛时间长度为15个半小时,选手根据图纸进行识图、放样、切割、砌筑、抹灰、勾缝、清洁等一系列工序。在比拼速度的基础上,更要拼精度、平整度、垂直度、水平度,作品绝对精度必须精确到1毫米,每个步骤都要环环相扣,做到“零误差”。
“世赛砌筑项目的评判标准都是精确到毫米级别,国赛对接世赛,评分标准也是一样,非常严苛,想获得冠军很不容易。”伍远州说。
“要学就要学精,要干就要干好。”这是伍远州经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也是他夺冠的秘诀。尽管已经问鼎世界技能之巅,但伍远州丝毫不敢懈怠。“我现在的使命是传承这一身技能,和砌筑‘新生代’共同成长,接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从世赛冠军到国赛教练,伍远州的身份发生了改变,虽然脸上稚气未消,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以前只要心无旁骛做好‘手头功夫’,现在要带徒弟。除了训练,平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吃穿住行,随时关注徒弟们的心理状态。”
对接世赛标准培育国赛选手,用“金牌”孕育金牌,这是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方略之一。第二届国赛砌筑项目世赛选拔赛项裁判组组长、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正高级工程师雷定鸣介绍,对于技能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层层选拔建立了人才储备梯队。
国赛选手黄睿强就是从零开始练习,经过三四轮选拔才最终进入种子选手“培养池”。有一次,伍远州见黄睿强在训练时出现了懈怠的苗头,便把他带到雷定鸣技能大师工作室,指着满柜的奖牌,逐一向其讲述得奖背后的故事。“想不想有朝一日也能把你的奖牌摆在这里?”伍远州的点拨和良苦用心让黄睿强坚定了技能报国的梦想,开始下狠功。
“终于圆了金牌梦!”从闭幕式领奖台下来,摸着胸口的金牌,黄睿强的眼里含满了泪水。
世赛冠军技能成才带动专业招生由冷变热
本届国赛焊接项目也是世赛选拔项目,来自四川攀枝花技师学院的选手胡泽宏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攀枝花技师学院对于世赛焊接项目来说,无疑是“冠军的摇篮”。
在普通人眼中,焊接这个工种相对比较艰苦,但是它应用领域广泛,对于技能的要求非常高。通过世赛和国赛的带动,焊工也成了一些青年热爱的职业。
第43届世赛焊接项目金牌获得者曾正超,目前是中国十九冶集团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在世赛舞台,他用娴熟的技艺让焊接组件成为艺术品,在焊接施工现场,他用一双巧手让每一条焊缝致密可靠,让技能之光在焊花中闪耀。
有意思的是,第44届、45届世赛焊接项目金牌选手宁显海、赵脯菠都是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普通青年,他们跟曾正超一样,均毕业于攀枝花技师学院,都是技能成才并改变人生的典型。
连续3届代表中国夺得世赛金牌,攀枝花技师学院过去在招生时常遇冷的专业,也成了热门。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攀枝花技师学院教师、焊接项目国家队教练周树春说:“现在到学院报名读焊接专业的学生增加了一倍多!往年招两三个班,现在都是五六个班,这是世赛冠军带来的效应。”
据世赛选拔项目焊接比赛裁判长刘景凤透露,焊接技术有“工业裁缝”之称,同时也是个苦工种。世赛冠军技能成才的励志故事,激发了青年学生技能报国的梦想,鼓舞更多青年学习技能、热爱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因此焊接的技术也不相同。从航空航天生产,到航空母舰制造,还有核电站、高铁、桥梁、高楼大厦的建设,都离不开焊接。”刘景凤介绍,第二届国赛焊接项目主要是以电弧焊为主。焊接是特殊作业过程,既要求外在成型美观,对内在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焊工的技能是决定焊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在刘景凤眼中,一个最优秀的焊工,对所从事的职业一定有敬畏感,要发自内心地想要干好它。“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对全球的青年技能人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交流技艺、展示技能的机会。同样,我们的国赛也是一次全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大聚会。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年轻人聚在一起,爆发出来的青春之力让人倍感振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胡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