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渤海湾畔,海军某部上空战机轰鸣。机场旁不远处的一间学习室里,一堂以“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伴随轰鸣声展开,站在讲坛上侃侃而谈的,正是舰载机飞行军官刘严严。
在该部,刘严严是出了名的“理论达人”“专业领学人”。他自学党的创新理论,积累下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定期为战友讲解理论要点,分享学习心得。而作为我国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的飞行军官,刘严严更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带领战友一起投身舰载机反潜事业,为航母铸就“水下之盾”,助力大国航迹走向深蓝。
“党的创新理论要深学,更要力行。作为一名新时代海军军官,要用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向远海大洋勇敢奋飞!”站在战鹰前,刘严严坚定地说。
“真理给人以力量”
认识刘严严的人都知道,这个1991年出生的年轻军官有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跑步和读书。每天早上跑操时,刘严严会比别人多跑一个3公里,利用跑步时间思考问题。而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后,他总要拿出至少半小时时间读书,学习理论书籍。
就在不久前,刘严严随航母编队出海执行任务。尽管每天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他就会抓紧时间翻看几页理论书籍。
“他把读书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田雨润感慨。刘严严则解释说,“真理给人以力量。当学习理论成为一种习惯,就能从中体会到乐趣。”
2015年,刘严严以优异的成绩即将从学校毕业,在留校与分配两个抉择面前,他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决定到作战部队去,“做一名听党话、本领硬的新时代飞行尖兵”。凭借出色的专业成绩,刘严严被分配到了航母舰载机部队。
能够加入舰载机部队,让当时的刘严严感到无比兴奋。他满怀憧憬随舰出海,但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由于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刚刚起步,刘严严所执掌的装备没有列装部队。看着同批毕业的战友早已驾驶战鹰驰骋蓝天,刘严严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度有些失落。
“迷茫时学理论,独处时勤思考,烦躁时多运动。”一次谈心,迟菲教员给了昔日学生走出迷茫的建议。
那段时间,刘严严读了《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等不少理论书籍。尽管还无法完全领会贯通,但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感染了他。
2017年10月,正处于低谷期的刘严严在电视上看到了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新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作为军人,就要有这样的信仰,这样的决心!当初选择来舰载机部队,不就是为了守护祖国吗?怎么这点苦都吃不了?”刘严严仿佛一下被“点燃”了。那天之后,他重拾信心,带领战友主动研究起舰载机反潜专业。手里没有实装,他们就在草稿纸上推演战术战法,坚决做到“人等装备,决不让装备等人”。
从2015年来到飞行大队,刘严严和战友们一边学习反潜专业知识,一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019年刘严严参加驻训收拾行李时,才发现自己看过的理论书籍,摞起来已有近两米高。
“是理论给了我坚定的信仰,指引我走出低谷,迎接梦想的实现。”刘严严说。在他的学习笔记本上,至今记着初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时的一句体会:“起飞前,等待是一场蓄力。”
搭载舰载直升机登上航母的那天,让他终生难忘。当天任务结束后,战机缓缓降落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刘严严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宏伟而庞大的航母舰体,激动得热泪盈眶。
“飞到远海大洋去,助力人民海军走向深蓝。”刘严严下定决心,要随航母一起,“为祖国护航”。
用理论指导实践
作为舰载机部队反潜专业的首批队员,刘严严和战友们见证了我国航母舰载机反潜事业从无到有、从近海走向远洋。然而首批某型装备列装后,想要快速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组训方案、尽快形成战斗力却并不容易。
刘严严记得,最初开展飞行训练时,由于该型装备是刚刚列装,部分装备性能还需要与部队深入磨合,调整改进。但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机组人员与地勤人员、厂家工作人员反复协商,共同研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事物发展。这不就是理论应用于现实最好的例子吗?”刘严严笑着说。尽管每次协商都会“耗时耗力”,但刘严严总是热情饱满,迎难而上。
最难的一次,刘严严想要将数据提取出来,实时传输给其他指挥平台。但厂家工作人员告诉他,现有的装备性能实现不了,想要改进必须重新研发系统。
考虑到实战中需要更精准的态势共享,刘严严当即决定上报情况,申请再做一套系统。随后两年多时间里,他一边与厂商沟通,一边自己学习相关专业书籍。后来干脆直接参与到研发过程中,作为机组代表随时提出修改建议。
每次改进过程中,厂商无法理解刘严严的需求或意见相左时,刘严严总会不厌其烦,耐心地一一解释纠正。在刘严严的坚持下,装备系统一再升级,性能有了大幅提升。
在政治教导员陈乐然看来,刘严严是真正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人,“他学理论不只是学,而且能用。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训练成效。”
刘严严常说,理论是“一盏指引现实生活的灯”,“理论为我们指明方向,更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困难,走出困境。”
2021年,刘严严受领了某型舰载机实弹射击考核的战术方案制订任务,这也是该型机自列装以来,首次进行实弹射击。
任务准备期,刘严严带领战友搜集战例战法,深研方案细节,力求拿出一套“堪称完美”的方案。但等到任务真正开始,实际射击中,刘严严带领的机组却遭遇突发状况,一枚鱼雷没能按计划引爆。
任务以失败结束,那天刘严严极其沮丧。短暂地收拾过心情后,他便一头扎进复盘研究中,花了近一个半月时间总结疏漏、查找问题,甚至写了10多份复盘总结。
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刘严严“铆足了劲儿”,带领战友修正方案,反复操练。再次参加实弹考核,他们首发命中,夺得满堂彩。
“习主席说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真正理解了这其中的内涵,也就学会了如何破解矛盾,化解风险挑战。”刘严严认真地说。
事实上,2022年的那次实弹射击中,刘严严也曾遭遇“意外”。在与僚机共同探测时,刘严严机组发现靶标位置角度发生偏转,与方案计划不同。
“一般情况下靶标角度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偏转,但实际情况中发生了,就要去相信实际。”刘严严说。冷静分析过后,他确信探测出的结果更为准确。尽管有机组成员质疑,刘严严仍毅然下令,发射鱼雷。这一次,鱼雷正中靶标。
事后刘严严坦言,当时也曾“压力山大”。“但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刘严严说,“平时所学的理论不只是说说,它让我坚定信念。落实在实际训练中,也就不怕一切困难和挑战。”
在刘严严的感染下,飞行大队的官兵们也都将军事理论与政治理论融会贯通,用理论指导实践。他们共同攻克了10余项实战化创新成果,极大提升了飞行训练效率,提高了实战水平。
更重要的是,这支年轻的部队凝聚力更强了。陈乐然明显感觉到,受刘严严的影响,如今的大队官兵身上都有一股劲儿,“敢闯敢拼,信念坚定。我们不怕一切困难,我们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信仰体现在战场上
对于各国航母来说,反潜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前人经验借鉴,没有真实战例参考,刘严严和战友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前进,突破重重困难,用一次次胜利填补了我国航母舰载机反潜事业的空白。
“每次有人感到困难、疲惫,刘严严都会像大哥一样站出来鼓舞我们,带着我们前进。”田雨润说。他难以忘记,自己刚到单位时,曾因为专业太难而心生退意。刘严严注意到他情绪低沉后,主动找上门来,给他讲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将士不惧强敌、英勇奋战的故事。
“先辈们能够迎难而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田雨润至今记得刘严严对他说的话,“前进的路上哪有不困难的?难才要做。只要战场上能胜利,我们一无所惜。”
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正是刘严严一贯的追求,为此付出再多都值得。没有专业对口的学习资料,他就自学声呐、潜艇等相关专业,自己汇总整理。缺少一手的真实战例,他就四处搜集相关资料,自己翻译。各院校的教员也是他的“重点联系对象”,每次有了前沿研究成果,刘严严必定第一时间“登门拜访”、请教学习。
为了加强理论学习和战术战法研究,刘严严还面向官兵开办了“旋翼下的讲堂”和“擒蛟课堂”等系列课程,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带领战友们学习理论要点,交流探讨训法、战法。虽然现在岗位已经调整,但只要有时间,刘严严就会到训练一线,询问战友们的训练近况,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在中队长于登辉看来,刘严严对实战化有着异常执着的追求。“他研究组训方案、战术战法,都一定要有实战化背景。他常说,未来战场上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于登辉说。
一次训练,刘严严随机组出海。在进行反潜训练时,同机组成员发现一处疑似目标,判定为“敌”方潜艇,请求攻击。但刘严严观察过后,却认为这是一处假目标,要求机组继续探测。果然,机组很快就在不远处发现了另一个目标。
两相比较,刘严严判定第二处目标信号更有可能是“敌”方潜艇。为了把握住战机,他当机立断,下令攻击,果然一击命中。
后来,刘严严告诉战友,发现第一处稳定信号是假目标,源于他平时对战术战法的研究。“潜艇会释放假目标吸引舰载机攻击,了解了对手的作战方式,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刘严严说。
“未来作战是体系作战、协同作战,航母编队更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平台。了解的越多、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才能在战场上应对自如,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刘严严解释说,“习主席强调要有系统思维,就是要体系练兵,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优势互补。”
为此,每次训练过后,刘严严都会组织不同专业骨干聚在一起共同复盘,互相“科普”“补课”,交流各自业务知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团队已实现了从昼间到夜间、从近海到远海、从单平台向体系协同转变等一系列突破。
而战场,则是刘严严心中检验所学所练的唯一途径。“军人的一切就是为了胜利。你的信念、信仰如何体现?就是当战争来临,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刘严严说。
这些年,刘严严随航母编队遂行远海实战化训练,多次与外军机近距接触,面对外机非法跟踪监视,刘严严机组丝毫不退、顺势而为、沉着应对。
经过淬炼,如今刘严严对“信仰”一词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将“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依然每天读书、记录学习笔记,所思所想却不再是破解个人的困境难题,而是为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生逢其时,更要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刘严严激动地说,“强军梦也是我的梦想,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我的目标。作为新时代人民海军的一员,我们要与大国航迹同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赵星全 邹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