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长路尽头有灯火

汤慧(24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16日   06 版)

    摇下车窗,湿润的风扑面而来,隐约嗅到雨后淡淡的草香。距离上次回到这座小城,走在这条路过了多久?好像记忆都不能告诉我明确的答案。

    这是回家的路,曾经走过千千万万遍的路。

    这条回家的路,在高三的时候,为了修成柏油马路而整日笼罩在机器轰鸣和泥沙的烟尘里。出于减少路途的烦琐的缘由,往返的时光终于妥协在亲戚家的短期借住。那段日子,被迫没法回家也拦不住猎奇的心,每天走出校门的时候都会望向回家的方向,似乎都能听到不远处路口的吵闹动静,来往的车流也因为路面狭窄而显得格外拥挤,让人好不糟心。

    我常期待着道路建成的最终模样,也会幻想着再次回家时的新鲜劲儿。

    再回家已是高考前夕,在熟悉的交叉路口拐弯,刹那间感到无比宽阔。蓦然发觉当时的上学路已不再是鹅卵石堆砌的、连走路都费劲的颠簸小路,但因为刚刚落成,绿化还没跟上道路建设的脚步。平直的路多少看着还是有些生硬和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扑面而来。内心多少还是有些触动,因而在脑海里刻意加重了关于上下学时刻的回忆,生怕将来会随着道路的改变而烟消云散。

    后来离开家,在北方求学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这条路,这条在我十八岁时像成人礼一样颇具仪式感而建成的路。在大风呼啸的街头,和城市的行色匆匆还处在磨合期而不住地焦躁时,会想到傍晚时分随性的步调和天空里悬着的温柔夕阳;连日的阴天里,连树木都不胜干燥的困扰显得毫无生机,会不禁想起遥遥的江南水乡那路旁水杉青翠欲滴的盎然绿意。

    慢慢减少想起回家路的次数,尽可能地藏起内心的不舍,可魂牵梦萦的依然是那座小城,那条看似简陋的马路。更重要的是,路的尽头承载着我的日思夜想。

    夜晚的星光静静地瞧着人间的芸芸众生。我仍在归途,沉浸在过往和此刻的浮想联翩之中。

    下车的时候,本能地后退了半步。

    眼前的一切都与我的记忆背道而驰——浸没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交错纵横的道路伸向无尽的远方,绿化带里平整的草皮和松柏和谐而自在的相处。这些年的家乡,迈向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坚定有力,一切显得规整而利落。

    沿路两旁栽种的香樟,在岁月的往复里生长出茁壮的枝叶,交织成绿荫,沿路肆意生长,不见尽头。夜色使得这树木的绿更加厚重了一些,散发着专属于生命力的浪漫。记忆里那年光秃秃的柏油路,和如今焕然一新的面貌形成了时空交错的鲜明对比。

    光影的交错在这一瞬间使我不禁茫然。难寻归家路当年的踪影,却因为那隐藏在楼宇间的港湾,依然被久别重逢的熟悉感包围。几个高中生骑着自行车的影子从我身边飞速蹿过,热烈的讨论声也随之呼啸而过,远远地传来一阵笑声。属于我的中学时代里,骑车上下学简直是天方夜谭,那时的我甚至连走路都磕磕绊绊。那些时光依然被城市珍藏,只是不轻易显露,故事中的我自然对其念念不忘——我们的终点,都是城市里独属于自己的一隅港湾。而这脚下的路,正是一切时光的见证者。在无限的变化之中,依旧带领归家人找到为他们守候的一扇窗,亮着暖暖的灯火。

    漫漫长路坚守日月更迭的迎来送往,收获过时间的春华秋实。那些错过岁月里的日新月异终归向着更美好的地方去,四季的风霜曾经带来了怎样的沧桑便不再重要。正如游子奔赴远方的行囊之中装满故事,便不问归途过程之曲折。

    令人宽慰的是,路的尽头不变,依然承载着想念,无畏雨雪。

    这条我走过成千上万遍的路,同我一般,虽然样貌渐变,但在我心里的意义一如既往。离开那年呈现的朴素且单调的模样,在时间的长河里,日渐丰盈,迎来如今沿路灿烂花开的美好。

    那年离家时,平直的路引着我去到想要去的地方,陪我把独自孤单变成了勇敢。好似风筝轮放出无限长度的风筝线,任风筝自由自在地翱翔。而此刻,还是这熟悉的路,树木增长了几圈年轮,我终于将回到朝思暮想的避风港。长路尽头是令我心安的期盼,陪我把想念的苦融进了灯火的温暖。

汤慧(24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16日 06 版

青年返乡记
绿皮火车
那年那事那故乡
明月照归途
长路尽头有灯火
背上书包离开故土的原因
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