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前夕,我很是愧疚了一次。一个老朋友的女儿结婚,我带着孩子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婚礼,到了地点后找不到人,打电话给老朋友,才知道婚礼在头一天已经举行。记错了老友女儿的婚礼时间,让我愧疚不已且遗憾万分。
许多人情往来令人头痛,但也有许多人情是令人乐于参与并为之欣喜的。自己没能到场又真心愧疚遗憾的,必然是后者。可惜的是,这样的场合在人情往来中占比并不高。
人情往来是人际社会的常态,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鲜明体现之一。自古以来,婚丧嫁娶作为人情往来的重要载体,既是人类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现人与人之间远近亲疏的小舞台。以结婚为例,传统的婚礼中,谁人抬轿,谁人接亲,谁人迎候,谁人端盘,乃至谁坐主桌,谁去流水,婚礼堂前坐谁,花烛洞房谁闹,都有相对严格的礼制,众人为客为主,也都各安其位。与此相应,请客送礼皆是规矩,当请必请,当去则去,请客不为收礼,回礼无须“付息”。在这种状态下,纵使个别人有特殊的难处,并无“去不去”“送多少”的纠结,也不至于因为较为密集的随礼,导致生活受到太大影响。
现在却有些不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概可以说“请客没了标准,赴宴有了选择”。有的人请客并不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将“朋友”“同事”的概念扩大化,哪怕是一面之交,哪怕同事数年没有说过一句话,都能毫无负担地派出喜帖。很显然,这种“派单”有了做生意的思路,有了经营的思维。既然“派单”比较随意,“接单”的人自然会有小心思,既可以“退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投资”。对于从传统婚俗文化中走过来的人来说,确实不太适应。一方面请客不习惯“广撒网”,另一方面收到喜帖也不习惯“放鸽子”,没办法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
最近看到一个00后女生的发帖,颇有感触。这位女生在国庆期间收到7份喜帖,按照通行的随礼“标准”,一个月的工资还没过完节就得花光,吐槽“工资直接打他们卡上吧”。更有年轻人“苦份子钱久矣”,于是提出“整顿份子钱”,并有众多年轻人响应和实践。比如随礼只随100元,举办婚礼只有家人参加,同学同事结婚凑份子包一个集体红包……
有人认为,这些年轻人的做法,体现了年轻一代与上辈人对待人情往来的观念差异,他们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敢于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我同意后半部分的看法,但并不认为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存在根本差异,两代人遇到的情况不同,没有可比性。事实上,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都反感将人情交往当成生意运营。两代人有所不同的地方,只是在面对不合理事物的表达方式上,年轻人更加直接和果断,上代人则会更加纠结。
不仅是对待份子钱,在其他人情往来方面,年轻人也表现出了老一辈人所没有的果断和直接。在一次聚会中,一位年轻的同行表示不喝酒,引起一位年龄较长者的不高兴,于是端着酒杯主动敬这位年轻人。按照我们这个年龄的做法,即使对此腹诽,也当笑脸相迎,再找借口婉言相拒。然而,这个年轻人却不屑于找借口,直言“不想喝”。长者失了面子,整个场面都很尴尬,但是私下不少人都认可这位年轻人的做法。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选择和不选择的权利,也是对自己相关自由的一种保护。
事实上,年轻的我们和年轻的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上代人是年轻人的成熟版,年轻人是上代人的过去式。许多时候,我也羡慕年轻人果断直接的行事方式,这是能让整个社会受益的“吐槽”和“整顿”。
廖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