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带着诗词去旅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24日   11 版)

    江西婺源,油菜花田间一树桃花。阳梦舒/摄

    故宫承乾宫的梨花。阳梦舒/摄

    大一学生范思月最近去了趟期待已久的滕王阁。得知有背《滕王阁序》免门票的活动后,她从记忆中翻出这篇“千古第一骈文”,在志愿者面前流畅地背完,顺利获得了一张“通关文牒”证书。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正站在滕王阁上看到夕阳下的赣江秋景时,范思月十分感慨,“打卡诗词中的旅行地,这种感觉很美妙”。

    陈希芸则在南昌中转时顺路去了一趟滕王阁,可惜节假日人多限流,她没有抢到门票,又错过了背诗免票的时间,只能和同伴在江畔眺望着滕王阁散步,一人一句把《滕王阁序》接力背完。那天的月色很美,月光伴着诗词,让陈希芸感到一种诗意的美好。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旅行读诗的视频和照片。带着诗词旅行,正在变成许多年轻人忙碌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浪漫音符。

    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时,陈希芸可以围着草堂的红墙念完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走在苏州夜晚的石板街道上,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夜半钟声成为专属于这座城市的意象;去了湖南,一首《岳阳楼记》也可以在排队无聊时和同伴一起背诵。陈希芸觉得,记忆里的诗歌跟随着脚步洒落在祖国大地上,自己仿佛走过了古人的来时路。

    90后旅拍博主“夕月”阳梦舒则选择把诗词和旅行摄影结合在一起。她拍过清晨6点北京北海公园的荷花,“叶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春日烟雨中,婺源油菜花田旁的一棵桃树,“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

    阳梦舒说,自己从高中时开始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读第一次读到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她被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打动,在喧闹的读书声中,她一个人用书盖住脸,潸然泪下。

    从那个时刻起,阳梦舒开始关注许多诗词类节目,但更多时候,她苦于对诗词中的景致缺乏想象力,对于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一知半解。“我没有见过‘鸦啼影乱天将暮’的景色,所以也很难跟亡国的南唐后主李煜产生深切的共鸣。”

    工作后,阳梦舒在业余时间开始系统学习摄影,对光线的把握和对季节的感知让她逐渐积累了很多“画面感”,对诗人笔下的画面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有一次,她去故宫的承乾宫拍梨花。承乾宫因修缮关闭多年,她看见门内的梨花开得特别好,树枝已经伸到墙之外,而游人只能在封闭的宫门外欣赏。

    “梨花满地不开门。”这句诗瞬间从阳梦舒脑海中跳出,诗词中的景象仿佛化作了现实。“你看到的景,跟词人笔下的景,就这样有机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之后,阳梦舒逐渐把旅行、诗词和摄影结合起来,拍摄了“古诗里的故宫”系列作品。

    “下一步,我想拍摄‘古诗里的中国’,去更多的地方旅行,用镜头还原诗人笔下的大美中国。”今年春天,阳梦舒去婺源旅行,在虹关村拍摄一棵生长在水边的桃花树。拍完往回走时,她突然发现一群很肥的鸭子游了过来。鸭子们在桃花树下戏水,场面非常欢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阳梦舒觉得,这句诗完美契合了眼前的景色。

    有时候,诗词还是旅行体验感的总结与升华。阳梦舒初到北京时,从未见过北方雪景的她决定去看看雪中的长城。真正亲眼见到的那一刻,她发现了《沁园春·雪》这首词的写作之妙。

    比如,要描述雪中的长城,阳梦舒只能想到“连绵不绝、高低起伏”等形容词。但“山舞银蛇”这4个字,将银装素裹、蜿蜒曲折的山中长城景致描绘得分毫不差。爬长城时,阳梦舒发现一个烽火台连着另一个烽火台,看到的下一段风景总比现在更高,这不就正是“欲与天公试比高”。

    “如果没有这首词,我不知道怎样去向别人描述这样的景色,但因为我们都读过这首词,它具象化了我的体验,升华了感受。”阳梦舒感慨,“古诗词就是我们的升级版‘嘴替’。”

    除了在旅行中“睹景忆诗”的快乐,还有人选择跟着诗词旅行打卡。今年年初,旅行博主陶小米开始带着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打卡课本诗词中的目的地。他们在四川剑门关体验李白笔下的《蜀道难》,去青莲镇追寻李白的童年,去西湖岳王庙感受《满江红》,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净慈寺作为杭州旅行的一站……

    在她看来,这些旅程对自己和孩子意义非凡。“万卷书要读,万里路也要走,这是我为自己和孩子一直以来设定的人生方向。”陶小米认为,跟着诗词去旅行,能够感悟诗人在行走间的种种成长和变化,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什么叫“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在带孩子一起学习和行走的这几年间,我发现我拥有了人生最好的学习、旅行搭子。希望未来的人生中,我能尽可能带他去体验更多诗人笔下的‘逆旅人生’。”

    “诗词不仅是旅行途中的一个点缀,更融入了日常生活中。”在阳梦舒看来,当生活风平浪静时,读诗词会为下一站旅途指明方向,让我们发现有很多风景是我们还没有体验的;当我们陷入人生低谷时,再去读诗,又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答案,汲取千百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作为血脉中天然流淌着诗词基因的中国人,诗词永远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阳梦舒说。

    (应受访者要求,陈希芸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24日 11 版

带着诗词去旅行
“如镜之书”:呈现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
甘川陕毗邻地区打造文旅协同发展“朋友圈”
重九至,古人通常祈福、吃喝、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