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汇聚中外数百名青年代表的论坛,让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对数字青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成长在数字化的环境,对于数字技术的使用和理解更加自然和熟练,“他们不仅处于数字经济的核心,还有足够的激情和潜力,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来推动社会进步”。
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数字发展主题论坛上,多个项目描绘出数字时代的“青年策”:在坦桑尼亚,一个青年组织在学校建机房,教会老师和学生使用计算机。在巴基斯坦,一些年轻人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金融教育。在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农村,青年志愿者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90多名男孩和女孩开设识字课程。有中国青年向国外提供无人船清洁垃圾的技术……
“这些‘小而美’的行动,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释放着改变未来世界的强大力量。”全国青联副主席夏帕克提在论坛致辞中说,今天在场的许多青年,正是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杰出代表。他表示,世界各国实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各有不同,但不管走的是哪一条道路,青年都是推动数字发展的先锋力量。
当下探讨“青年数字发展”意义深远。“这将有助于引导全球更多青年将数字技术转化为‘向善’的力量,帮助全球重回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正轨。”戴晓初说。
一组数据显示出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联合国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专家评估的约140个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中,只有15%有望在最近10年内实现。其中近一半的目标偏离轨道,30%的目标根本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出现倒退。
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仅剩7年时间,置身数字经济浪潮中的数字青年被寄予厚望。“年轻人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积极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来自澳大利亚的纳撒尼尔·迪翁是未来思维网络创始人,他们团队打造的“未来黑客”项目致力于帮助年轻人提升数字技能,做好创业准备。“我们的学生有的创建3D打印企业,有的成为软件应用开发者。”在纳撒尼尔·迪翁看来,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和技能,年轻人就能利用技术解决气候变化、医疗保健、教育差距等问题。
中国青年史明辉是中国食铁兽科技公司创始人。他和团队尝试利用技术和创新产品赋能基础行业。基于新开发的传感器,团队打造出更智能的灌溉系统,能根据不同农作物情况,动态地实施水肥灌溉。这大大降低了化肥和水资源的浪费,帮助农民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史明辉坦言自己很幸运。他说,全球范围内一定还有很多青年正像他一样,积极拥抱科技带来的变革,“想利用热情与智慧,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代青年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懂科技的一代年轻人,是‘数字原住民’。”在戴晓初看来,青年在数字时代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他们通过新技术进行思考,他们热衷于创造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到数字发展本身,戴晓初认为,公平至关重要。他说,虽然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全球青年就业水平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未就业、未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青年人数继续增加。
“我们必须利用技术作为均衡器,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和戴晓初一样,多名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国外数字领域学者都提及数字学习机会、数字技能对于数字青年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结合数据说,在全世界范围内,15至24岁的年轻人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更多地使用互联网,未来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将需要先进、高级的数字技能,“但有太多的年轻人无法从事这些工作,全球约有27亿人仍处于无法上网的状态”。
她呼吁通过多方合作弥合数字鸿沟,增加数字学习机会,让每个年轻人都有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更多数字时代的“青年策”。
一个数据也许能量化增加数字学习机会带来的成效:如果对互联网宽带覆盖进行适当投资,从现在到2030年,至少可以为全球青年创造64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真正改变青年就业格局的独特机会。”戴晓初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