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学青会掀体教融合新篇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1月16日   11 版)

    11月15日,广西南宁,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闭幕式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11月15日中午,随着西安市韩郭治宇获得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北京市东城区张思涵获得女子长拳+剑术全能冠军、广州市队在水球公开组夺得男子水球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结束全部39个大项、805小项(校园组370个,公开组435个)比赛。本届学青会自7月1日曲棍球开赛至今日闭幕,历时4个多月,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101个代表团、20360名运动员、近3000名裁判员、1.65万名志愿者、约6万名工作人员参与这场国内最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育盛会。

    “广西承办了学青会35个大项、768个小项比赛,广西49个比赛场馆(场地),分布在全区14个市、8个县和8所高校。”学青会组委会综合协调部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卢意文说,“筹办学青会期间,广西共创建体教融合示范市5个、示范县(市、区)14个,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28所,广西注册青少年运动员从2020年的2.3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3.93万人,进一步夯实了广西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首届学青会由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而来,赛事的发展和改革,正印证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体教融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此前全国学生运动会由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合并,每3年举行1届,2021年7月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为最后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前身为全国城市运动会,2019年山西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为最后一届——“体育”原本便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即便竞技体育的精英培养模式,也本该建立在家庭、校园和社会基础之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学青会采访期间,接触到大量“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在体校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和传统体校相比,“体校”与“学校”之间打破壁垒深度共融,是学校体育改革以及传统体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想考香港大学,考试前肯定会累一些,我通常是训练完回家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大概11点左右睡觉,第二天早上4点半或者5点起来再写比较难的作业,因为我早上的时候注意力会更集中一些,然后7点多坐半个小时地铁去上学。学习和训练都很累,但是我没有想过放弃,反而觉得很快乐,学习的快乐和击剑的快乐,我都很享受。”香港击剑队的廖愷翘,是拔萃女书院高三学生,她每天下午3点下课后到香港体育学院进行击剑训练,两节训练课通常是从下午4点半到晚上9点,这样的训练量对有着运动员梦想的女生来说并不过分——更加紧凑的学习和训练节奏,让廖愷翘比普通学生更加自律。

    年龄更小的运动员也是如此。来自武汉市汉阳区知音小学的小妹妹们获得学青会体操女子乙组(11/12岁)团体冠军,彭钰婷的心愿是可以像国家队的大姐姐一样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所以她从小就清楚知道自己需要面对学习和训练的双重压力,“我们每周要在体校训练4天,每天6个小时,其余时间在学校上课,等上中学以后,时间肯定会更紧张,但是训练和学习也可以安排好。”

    看上起更像是“普通学生”的学生运动员,在运动成绩层面并不比所谓“专业运动员”逊色,学青会赛场很多比赛印证了这样的判断。

    “首届学青会全面检阅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体现了体教融合改革的成果,起到了带动更多青少年了解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从事体育的作用。”学青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在总结赛事时说,“据组委会统计,本届学青会共有6人23次超11项世界青年纪录,2人1队3次超3项亚洲纪录,1人1队8次超2项亚洲青年纪录,并在射击、举重、田径等项目上还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全国青年纪录和全国少年纪录。”

    学青会在竞技层面的成绩斐然并不令人意外——尽管在成长、成才道路上还要付出更多努力攻坚克难,但竞技体育“明日之星”在壮美广西冉冉升起已是不争事实。

    “我也没想到能在学青会赛场破纪录。”在女子举重45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85公斤超世界青年抓举纪录、创全国青年、成年抓举纪录的徐璐莹说,“我的挺举不好,接下来的训练还是有比较大压力,但是我觉得自己都可以克服,我现在的目标是明年的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

    除徐璐莹外,武汉队刘雅菲在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中超世界青年纪录、亚洲纪录,乌鲁木齐市艾力西尔·吾买尔在田径男子400米预赛、决赛中两次打破自己今年创造的全国少年纪录,宁波市陈妤颉在女子百米决赛中以11秒43夺冠并刷新个人最佳,游泳比赛中7个小项成绩超过今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成绩……

    不止是公开组的比赛屡破纪录,校园组的比赛也带给国字号调研组很多惊喜。学青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一级巡视员郝凤林说,在为期10天的比赛中,校园组来自全国的8372名运动员参加了10个大项370个小项比赛,在34个代表团当中有30个代表团获得金牌,其中47人21队106次打破42项赛会纪录,尤其是西藏代表团获得1金、1银、1铜,改写了自1996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计算27年无奖牌、无积分的历史。

    “本届学青会是全面推进体教融合的盛会,不仅体现为赛事融合,也体现在理念的融合。”郝凤林说,“大赛期间,针对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领域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委会举办学青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教体双方紧密配合,经各省级教育、体育部门审核推荐,共收到论文2423篇,评选出获奖论文928篇,其中176篇为案例专题论文。”

    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达成各界共识并深入人心:破除长期以来“体”“教”之间观念壁垒,让体育回归校园,让师生以体育为荣,检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第一届学青会已经出色完成自身历史使命。

    本报南宁11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16日 11 版

学青会掀体教融合新篇章
学青会上涌现中国体育“未来之星”
苏粤足球小将绽放学青会赛场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