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张雅婷:拜师名中医 走上传承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1月20日   05 版)

    张雅婷

    从赴南京求学、师承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到在大陆安家、结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中医儿科主任、70后张雅婷用十几年的时间,从一名稚嫩的台湾妹子,成为一名成熟的中医传承者。

    2006年,张雅婷与中医学的缘分始于学姐的鼓励。起初,张雅婷并不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阴阳等内容,直到临床实践才逐渐理解了中医的神奇之处。一位被西医确诊只剩半年生命的肝癌晚期患者前来求医,随诊一段时间后,在中医的治疗下,张雅婷惊奇地发现这名患者出现了“气色好转”等状态。

    “从那时起,我认为中医是值得我奉献一生的事业。”秉持着这一信念,张雅婷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学就是十多年。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雅婷考上了该校中医儿科博士研究生,正式走上向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拜师学医”之路,成为一名中医传承者。

    跟着名中医汪受传学医,每周门诊时,张雅婷等学生会早早赶到门诊室,在门口为病人写病例,门内旁听看诊。在问诊时,张雅婷听着导师汪受传分享案例,参与诊断。面对患儿和家长,不论他们提出什么奇怪的要求,汪受传都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从未发过火,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汪爷爷”。

    每次门诊都让张雅婷“长了不少见识”: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病因五花八门,中医不仅要看到“表”,更要看到“里”。医生需根据患者症状触类旁通,带出主要病因,甚至要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问题。

    “治病要找本。”汪受传的这一句话让张雅婷牢牢记在心里。

    在门诊中,张雅婷曾治疗过一位抽动症患儿。“他一开始只是轻微晃动脖子,偶尔发出怪声,到后来演变成大幅度甩动脖子。”家长四处求医,十分焦虑,但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求诊于张雅婷。张雅婷依照患儿病症开具中医药处方,与家长沟通后,有意识地干预患儿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并给予家长心理疏导。这名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7月,张雅婷通过汪受传的推荐,成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并一直连任至今。当选后,张雅婷在之前加入的台湾医师群中发挥宣传作用,将中医理念传播给同乡们。每年,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张雅婷会跟着台湾地区的中医学者与大陆中医学者分享经验,探讨儿童的各类疾病治疗问题。

    2016年硕士毕业后,张雅婷在学校招聘会上被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书记亲切的台闽方言吸引。美籍华人的丈夫也为她放弃回到美国工作的机会,与她共赴淮安。入职之后,张雅婷主要负责中医儿科的诊疗工作。

    “中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传承和创新是关键。”张雅婷发现,很多名中医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子和治疗方法,但遗憾的是,有些中医大家并没有来得及传授医术便去世了。这些处方的流失让张雅婷开始思考中医传承的问题。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句话是张雅婷的朋友圈签名,也是她人生的座右铭。

    下一步,她想通过工作,将中医药更好地运用在全球儿童健康领域,把中医药传播到全世界去。“提高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我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信心。”张雅婷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0日 05 版

潘中婷:医生不只看到“病”,更要看到“人”
叶轩婷:医路漫漫,努力成长
张雅婷:拜师名中医 走上传承路
郑翔鸿:“回家”做良医
林琨洋:在实践中感受医者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