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自2021年中美重启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渠道以来,继《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和《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之后,两国达成的第三份气候领域共识文件。
有分析认为,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即将于11月30日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在这个关键时刻之前,中美加强气候合作,呼吁地方政府和跨国企业积极参与,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释放积极信号,有望为全球气候治理打开新局面。
中美将推进实实在在的气候合作计划
声明内容总计25项,覆盖了中美气候合作机制建立、能源转型、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地方合作、森林、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COP28等九大议题。
从2013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开始至今,中美共计发布了6份以气候为主题的联合声明和一份联合宣言。相比两国之前发布的声明,本次内容更加丰富具体。
在能源转型方面,声明指出,中美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3倍。声明还提出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部署目标,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从而可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在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声明指出,两国将落实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并计划视情况细化进一步措施;两国将立即启动技术性工作组的合作,开展政策对话、技术解决方案交流和能力建设,在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基础上制定各自纳入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的甲烷减排行动/目标,并支持两国各自甲烷减/控排取得进展。此外,两国还计划就各自管理氧化亚氮排放的措施开展合作。
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计划为中美气候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声明特别指出,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2022年,中国外交部发布了针对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行为的八项反制措施,其中第八项即为“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中美双方围绕气候议题的面对面会晤由此中断。直至今年7月以来中美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再次访华。11月15日,声明发表当天,克里表示,尽管双方依然存在尚没有达成一致的事项,但两国已经在声明中阐明了双方要在气候行动上展开合作的具体领域。
中美将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加速行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天津大学卓越教授、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表示,气候是中美两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美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也应该进一步加深合作。
声明提出,中美两国将支持省、州和城市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废弃物等领域开展气候合作。双方将推动地方政府、企业、智库和其他相关方积极参与合作。两国将通过商定的定期会议,进行政策对话、最佳实践分享、信息交流并促进项目合作。双方同意重启中美能效论坛,以深化工业、建筑、交通和设备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政策交流。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该计划将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和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各部门、行业和地方政府在甲烷减排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短期来看,这将促进各级政府、行业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加速采取减排行动。
10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在访华期间代表加州政府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加强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0月26日,纽森还同中国生态环境部及多个地方负责人共同出席“长城气候对话”。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评论称,“加州州长最近的中国之行,显示出地方层面的交往可以成为国家间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途径。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体量相当于‘第五大经济体’的美国加州的合作至关重要。”
在海上风能方面,加州正在向中国学习经验。美国《纽约时报》近期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数量约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并有望提前6年实现清洁能源目标。世界资源研究所主任丹·拉什夫说:“加州对开发海上风电非常感兴趣,中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大。”
在企业合作方面,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11月21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霍尼韦尔在声明提到的多个领域均有成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中不少技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了商业应用。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为蔚来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等企业提供基于氢氟烯烃(HFO)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制冷剂,推动汽车行业温室气体减排。
刘茂树还表示,今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霍尼韦尔与内蒙古中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乙醇制航煤工艺技术的应用进行合作。以包括地沟油、废弃脂肪、非食用植物油、乙醇以及电子甲醇等在内的各类广泛的可再生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由此制成的霍尼韦尔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够直接替代传统燃料,可减少多达80%的温室气体排放,其燃料效能相较传统燃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美合作提振全球气候治理信心
中美携手发表阳光之乡声明说明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领域可以达成共识,而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合作无疑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鼓励各国加强自身的气候行动和国家自主贡献。
作为今年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届时,198个缔约方将齐聚一堂,讨论限制气候变化和适应其影响的工作。大会将首次对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即: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取得的进展进行盘点,会议还将制定下一阶段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在COP28开幕前夕的关键时刻,中美发表气候合作声明,强调两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话、协作努力,支持主席国阿联酋成功举办COP28,两国将合作并与公约和巴黎协定其他缔约方一道直面当今气候变化问题。这得到了各界普遍认可。
法新社对此评论称,声明是对COP28作出的承诺。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美在合作应对气候问题上作出了积极表态。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候任总监李硕也指出,声明是COP28开幕前,中美两国及时、努力推进达成的有意义的全球进展。
能源基金会(北京)战略规划主任傅莎指出,声明给中美下一步的气候减排工作提出了方向,也给中美整体的气候合作打下了“强心剂”。两国明确了行动的时间是从今年开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看来,声明的发表意味着,中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领域的合作取得突破,并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榜样、贡献力量,意义十分重大。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气候治理能否真正就此打开新局面,关键在于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能否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表示,“从长远来看,中美加强气候合作,对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危机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美国气候政策因为党派之争摇摆性很大,关键还是要看之后的具体行动。”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安琪 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