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探索

“好家长” 教授教

华东师大“家庭教育微专业”首期班开班

符哲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04日   05 版)

    视觉中国供图

    “越是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凡事追求‘见贤思齐’的家长,越可能陷入家庭教育倦怠。”“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塑造,完善一个人的人格让他成人,这件事不能只靠学校教育,主要还是靠家庭教育。”

    说这些话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而在台下听课的,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前不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主办的“家庭教育微专业”首期班上,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等领域的教授为家长们解读了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盲点。

    学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专家指导+学员交流+社群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期修满100学时,可获微专业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开展家庭教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家长持证上岗”最早由浙江省杭州市先行启动。2021年,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暨星级家长执照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这种做法,星级家长执照工程以培养乐学习、明责任、会倾听、常陪伴的好家长为目标,将0-15岁孩子家长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设一星到五星5个等级,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当时,已有线上线下课程4900余门,注册家长超过9.3万名,颁发星级执照4.2万余张,其中五星级家长3700余人。

    而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8条也明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至于如何提高,华东师范大学这次给出了一个“学习方案”。家庭教育微专业面向全社会开班,开设家庭关系视角、习惯养成视角、心理学视角三大模块主干课程和覆盖孩子5个成长阶段的多个选题不同选修课,既有家庭教育工作的前沿理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注重结合实操的能力培养、应用示范和案例分析。

    “家长从小征求孩子的意见,长大之后他就会有主见、能策划;家长从小让孩子参与劳动,长大后孩子就会有责任感、爱心和意志力。有了爱与意志,孩子就长好了。”《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课程主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在首期班的第一堂课上告诉前来听课的家长们,研究证明,缺失了正常家庭关系的滋养,没有父母的亲子陪伴,足以让一名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亲自陪伴孩子。如果不能够亲自陪伴孩子,可以把孩子交给负责任的祖辈。尽量不要把孩子交给保姆。”他指出,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你弱他就强,“亲子沟通应始于和善,经过坚定,再回到和善”。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课程主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庞维国发现,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成长经验简单复制到孩子身上,几乎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家庭教育应遵循其中的科学规律,避免不科学的复制,但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表达”。

    他说,家庭教育科学性一面可以复制,其艺术性一面无法复制,“你数学学得好,你成了IT工程师,你就想让孩子也成为跟你一样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让最长的手指头长得更好。孩子的将来是要靠长处而非短板吃饭,要在扬长方面多动脑筋,将其明显的长处发扬”。

    “犯错误没关系,因为人就是通过犯错不断成长的,做错什么对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做对什么很重要。”《儿童习惯与品格养成》课程主讲专家、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特聘教授贺岭峰表示,所谓“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到了六七岁时,孩子大脑神经突触的致密程度接近成人,这段时间,主要抚养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一生的情绪情感稳定性影响特别大。

    贺岭峰特别强调,“习惯和性格”才是决定孩子将来命运的关键,而不是当前很多家长所误以为的“学科学习能力”。“只关注学习,却忽视了儿童习惯与品格的养成,这不可取。”贺岭峰说,这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舍本逐末的做法为儿童、青少年的后期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成为青春期厌学、辍学、网瘾、抑郁、焦虑、自伤的潜在根源。

    除了听课,学员们还要参与“正面养育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同学一同探讨当前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形式,以及立足问题解决、关注长期效果的课程目标,给参与的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超越简单的经验传递,实现有爱、有温度的科学化走向。他认为,首期家庭教育微专业以一种创新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迈出了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的第一步。

    据悉,家庭教育微专业将持续招生,滚动开班。华东师范大学后续也将以家庭教育微专业教育模式探索为切入点,推出更多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社会服务项目。

符哲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04日 05 版

是走是留?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迎来转段考核
“好家长” 教授教
数智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治理体系
指尖非遗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