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石盛宇:做一家“小而美”的企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29日   07 版)

    石盛宇 受访者供图

    石盛宇(右)和同事们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为蜂农培训。受访者供图

    对于80后青年石盛宇来说,“创业”是计划外的选项。

    石盛宇出生在中国台湾,10岁时随父母到广州生活,后来考入暨南大学。2014年,拿到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的石盛宇开始找工作。和身边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想去大企业,“去互联网和金融那些比较有钱的行业”。

    现实很快给这个年轻人上了一课,在激烈的竞争中,他几乎没获得太多机会。他还面临着“身份”的问题:在2018年人社部颁布《关于废止<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之前,像他一样的台湾居民在大陆工作需要办理就业证。石盛宇坦言,就业管理规定废止后,年轻人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在父亲的建议下,他进入家里投资的蜂业公司工作。公司注册于2010年,本属于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随着科研体制改革,股权全额转出。还没等他摸清公司的业务,公司的总经理患病离岗。

    公司交到了新人石盛宇手上。他面临的问题不少。公司的管理还没实现电子化,他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看一沓沓手写的销售单、进货记录。缺乏数据统计,公司买的原料与市场需求脱节,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包括他之前以为自己相对擅长的市场营销,都还没找到用武之地。

    “我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和你实际在市场碰到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石盛宇解释,比如在学校学的做营销就是花多少钱,做什么广告或是营销活动。“但是我那时候面临的是我们公司没有钱,资金只够维持公司的运转。”

    他着手对公司进行制度改革,完善公司采购、销售等管理制度。依据行业门店零售特点,使用退休人员作为店员,降低公司用人成本,提升和客户群的沟通效率,同时为退休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因为店面租期到期,公司还要重新找场地、装修搬家、优化人员结构。问题还没解决完,新冠肺炎疫情又来了。

    石盛宇坦言,公司一直只开线下门店,线上销售做得一直不太好。他考虑过将公司委托给其他机构经营,但他又很难信任对方。第一次见面,对方就告诉他,一年保证卖300万元人民币。“你连我公司叫什么名字、我卖什么产品你都不知道,就能够打包票。他们可能今天卖蜂蜜,明天卖袜子或者衣服,都是一个套路,买流量砸钱。”石盛宇觉得这太疯狂了,而且缺乏对产品的尊重。

    “我宁愿不要赚钱,也不要那么快地扩展。稳扎稳打,不要拖欠员工工资、租金。”石盛宇强调,“还有供应商蜂农的钱,我们绝对不拖欠。”

    公司的创始人罗岳雄是中蜂养殖的高手,经常对蜂农进行培训和指导。石盛宇跟着专家们一同下乡,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对蜂农的养殖技术培训也没有间断。他仍把“科研”和“扶农”写在公司介绍里,持续贯彻实事求是、理性创新的科学精神,走近乡村,走近自然,以“科学、守本、真诚、负责”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去年9月,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评选中,石盛宇获评最佳社会责任奖。创业的同时,他还在暨南大学继续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学位。

    他把养蜂和蜂蜜看作自己的又一专业。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专业内外的各种活动他都乐于参加。在最近一次粤港澳高层次人才研学交流活动中,他围绕蜂蜜行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主题和大家一道分享。

    石盛宇在广州生活工作了20多年。但每次回台湾,他觉得生活和文化上几乎不需要切换。

    他喜欢广州的营商环境,“政府的办事效率很高”。创业也让他的事业观有了变化,他不再盯着那些“热门”和“挣快钱”的行业。“有些企业起来得很快,但是也会很快消亡,有的传统企业特别是做事业的,可能经历了两三代人,但还在传承下去,规模不会很大,小而美。” 石盛宇补充道,“做企业不能总想挣快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9日 07 版

我在大陆创业
范姜锋:从创业“逐梦者”到“摆渡人”
赖育志、陈佩莹:开一个中医“夫妻档”的人文诊所
石盛宇:做一家“小而美”的企业
吴钰萍:陪00后大学生试水新媒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