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出炉。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113个席次中,中国国民党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台湾民众党8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两席。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赖清德、萧美琴的得票比例仅占40.05%,未能过半,得票数量也比民进党候选人上次胜选时大大减少。相比之下,近六成投票者将选票投给了“非绿”阵营的侯友谊、赵少康组合及柯文哲、吴欣盈组合。
将两项选举结果结合起来观察,不难看出,正如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3日晚所言: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
台湾民众投出的选票,就像反映岛内各政党表现的“晴雨表”。执政8年的民进党可谓四面失地,只能左支右绌、勉强应付,其他上蹿下跳、鼓吹“台独”的政党更是颗粒无收。在既有投票规则的框架内,赖清德“惨胜”,其民意基础无疑与“稳固”二字相去甚远。在立法机构,民进党更是大败而归,不仅没能取得过半数席位,还被中国国民党反超一席。对此,岛内舆论犀利地指出:赖清德靠少数民意支撑、靠在野力量分散当选,未来执政势必如履薄冰。
事实上,早在这次选举之前,围绕民进党和赖清德、萧美琴的重重疑云,已令台湾民众深感忧虑。时至今日,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清楚的解答与交代。从牵涉腐败、宛若“黑箱”的高端疫苗问题,到事关从政者基本操守的赖清德万里老家违建争议,民进党和赖清德的“黑点”多到数不清。其中,有些问题是蔡英文政府过去8年留下的“烂摊子”,也有些问题是即将粉墨登场的这批“绿营”政客给未来埋下的“暗雷”。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的执政前景只能用晦暗不明来形容。
近六成台湾投票者不希望民进党继续执政,已经清楚地说明民进党及其候选人不得人心,“下架民进党”成为主流民意。由于“三角督”式的选举格局,赖清德、萧美琴侥幸得以胜选,但选举结果反映出的深层信息,却是另一重面貌。投票结果传递的是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和平、反对“台独”引战的清晰信号。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1月15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出炉不久,瑙鲁政府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交”,愿同中国复交,这意味着台湾当局为数不多的所谓“邦交国”又少了一个。瑙鲁政府的决定,给沉湎在自满情绪中的民进党和赖清德送上了一份“大礼”。这既是一份警示,也是当头棒喝。瑙鲁曾被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视为“稳定伙伴”,这充分说明民进党当局“自以为”的事是多么不靠谱儿,也提醒那些利用各种议题操弄“台独”把戏的人:逆祖国统一大势、逆两岸人民心意而动,绝不会取得预期中的结果。
不论是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谁代表台湾当局处理两岸事务,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都是最有份量的“定海神针”。坚持“九二共识”,台湾繁荣可期;否定“九二共识”,“台独”死路一条。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台湾发展的前景之所在。对此,岛内所有政治势力都应看得清楚。
方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