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2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全面推进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

樊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21日   02 版)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怎样建设大学文化,关乎大学自身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关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品位,是中国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理应贡献的智识资源和文化力量。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书写好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不断展现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凝聚、导向、育人等作用,谱写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新篇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大学文化育人的关键任务,就是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践中,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大学校园遍地开花。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根”,党的创新理论是文化育人的“魂”。大学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做好文化传承创新;要以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践行“两个结合”,打造一批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和教学“金课”,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用好社会实践“第二课堂”,鼓励研究、传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外在指向。大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文化建设要围绕人民需求和国家需要,不断推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文化作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产出学术精品,统筹用好专家学者、青年学生、课堂教学、图书文献等力量和优势,以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文化资源助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担当。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学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大学文化建设要拓展教育对外开放深度广度,全方位开展国际教育交流、青年交流、人文交流、科技交流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传播;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打造一批彰显中国智慧的文化成果,为破解人类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不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大学新作为、作出大学新贡献!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樊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21日 02 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如何赢得青年认同
文化育人的时代创新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当代大学文化的三点思考
复旦实践:校园文化的青春密码
构建和增强大学文化主体性
全面推进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
当高校向公众打开大门 校园文化更需辐射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