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问题怎么办、大学生“脆皮化”何解、存量土地资源怎么盘活……1月20日晚,一场被称作“摆摊儿”的北京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新冠疫情后,现场咨询回归北京市两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北京市政府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55个部门集体“出摊儿”。
活动还没开始,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就早早坐到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摊位”上。活动期间,他带着中关村论坛永久场址如何加强配套服务、困扰西三环边社区的交通噪声、政府怎么支持企业做基础研究以及开放创新3个问题,分别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等多个部门或单位进行询问。
2023年,张旭曾就加强科创企业的基础研究提出相关议案建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表示,去年已基本摸清整个北京的基础研究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扎实的数据和工作方向。
张旭观察到,目前北京量子领域相关企业较少,北京如何嵌入国家的量子体系规划中?“北京如何培育这类企业,推动量子技术应用,政府怎么支持企业做基础研究,这些建议还想继续沿着去年的提。”张旭说。他还表示,在开放创新方面,北京应该成为典范。在加强互联网开放、数据流动等方面,北京要走在前面。
在张旭看来,这种“摆摊式”的一对一的沟通效果特别好,“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为摆好这个“摊儿”,政府部门做足了准备工作。多个部门的一把手与代表委员深入对话,并做好问题记录;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准备了关于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论坛的相关介绍;北京市财政局拿出了简洁明快的《北京财政预算读本》。
代表委员们也热情高涨。据统计,当晚,共有571人次询问了489个问题,当场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421件,占86.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是当天最晚“收摊儿”的部门。“教育跨度大,既包括成人,又包括婴幼儿。不光是教育问题,教育的衍生问题也都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观察到,在教育方面,这一届代表委员更加关注在人才培养、教育系统和经济社会的衔接过程当中,教育体系如何进一步优化。
代表委员关注的“大学生的脆皮化”问题引起李奕的共鸣。“脆皮是指学生很脆弱,经不起挫折,遇到问题后往往也不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不光发生在大学,中小学也存在,也是我们教育系统这些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的。”李奕表示,在当前国内国际的大背景下,教育要尽可能地调整相关结构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改善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一些曾经热闹的“摊位”今年却稍显冷清。针对北京生态环境局的代表委员询问咨询数量变少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有了转变。原来关注大气问题多一些,今年咨询更多的是大生态和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说,一些代表发现身边的小动物增加了;一些代表关心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提升方式。唯一一份关注大气的询问,是代表想了解,北京2023年打造的环境监测、监察、监管“三监联动”机制能否用数字化大模型找出规律分析。
“代表委员的关注也是我们将来需要发力的方向。当前的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差距,不管是大气还是生态,所有的工作都在路上。”李翔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