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身穿“孔雀蓝” 胸怀“强军梦”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魏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30日   01 版)

    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成为军队文职人员时,白晓颖已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她当时正任教于清华大学,获得过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还曾荣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2019年,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面向社会广泛延揽人才。“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是数据、是智能,而这不正是我的专业领域吗?”白晓颖不愿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如愿穿上“孔雀蓝”,正式成为军事科学院的一名文职人员,来到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工作。

    “军队文职人员无论硕士博士,都要自觉当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勇士。”从入职那天起,白晓颖就急切地更新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努力完成身份转变、角色转换。

    她的书架上,除了科技著作,还有越来越多的军事书籍。有时,工作结束已是深夜,她又开始不知疲倦地进行军事知识“补课”,阅读大量资料,撰写学习笔记。

    “白老师下载了大量的文献资料,3个多月借阅了近百本各类文献资料,那是我好几年的借阅量。”她的同事说。

    春夏之交,白晓颖一行来到戈壁大漠的边防某部。她们深入指挥所、测试站、控制室一线,与官兵面对面座谈交流,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为部队网信系统建设、数据资源使用等方面出谋划策。

    她策划开展“数智砺战”系列活动,带领科研骨干深入一线作战部队调研数据需求,了解数据使用情况,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为部队既送资源、送数据,又给方案、给技术,被部队官兵认为是送来了“及时雨”。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首诗,是曾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叶剑英元帅所作。白晓颖很喜欢这首诗,“搞军事科研就是要勇于攻关,不论多难,都要有‘苦战能过关’的信念”。

    2022年年底,白晓颖领受了某网信建设任务,挑起总工程师的重任。这项任务的难点在于,要把多个系统、不同型号的设备集成一体、共同管理、共享信息。此外,在进行数据和应用迁移、升级、适配的同时,还要保证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可谓难上加难。

    那段时间,白晓颖每天清晨就进入工作状态,协调处理各类问题,直到深夜才能休息。有的项目推进遇到瓶颈时,她就鼓励大家说:“逼一逼是能做出来的。”

    “项目经常会遇到瓶颈,但有她在,我们都特别踏实!”一名团队骨干成员说。

    8个多月时间,攻克了数不清的各类难题,数十个单位的系统“无感迁移”到同一张网,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白晓颖给我们的科研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流。”军事信息科学研究中心领导称赞说。

    “这个会议的视频推荐你看看,估计对你的课题有启发”“这本书建议你读一读,应该对你正在写的报告有帮助”……从研究室领导到新入职研究生,与白晓颖共事过的同志几乎都收到过她的“微信推送”。

    “白副主任经常能联系到国内顶尖的学术专家,她从不吝惜自己的学术资源,主动帮忙解决难题。”某研究室主任介绍,5年来,白晓颖先后联系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单位交流作学术报告。

    白晓颖还特别提出,组织研究生定期学术汇报。不管多忙,她都会挤出周日下午的时间,与她所带的博士生一对一交流,“谈学术、聊生活、谈未来,每周我们都特别期待!”她的一名学生笑着说。

    让同事们更佩服的是白晓颖的学术洞察力。某天,又到了白晓颖定期组织的学术会议时间。她和大家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她发言不多,却总能直指要害,不少难题随着讨论的深入迎刃而解。

    “参加白副主任组织的学术会议,更像是参加‘毕业答辩’,不下一番功夫可过不了关!”同事感慨道。“数据核实了吗?”“测试验证了吗?”……白晓颖“犀利”的提问,经常让准备不充分的人坐立难安,甚至汗流浃背。

    起初,有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她对待科研太苛刻,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压力”。对此,白晓颖的看法是:“军事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要凭想当然,也不要说差不多,否则可能带来血的代价。”

    白晓颖认为,军队人员的最高荣誉不是牺牲、不是奉献,而是胜利。她始终以备战打仗为牵引,瞄准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急需,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领团队集智攻关。

    “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科技赋能战斗力任重道远。这已不是一种紧迫感,而是一种危机感。”白晓颖说。

    前不久,在某重大专项课题竞标中,白晓颖作为军事科学院代表,与其他军地人员组成联合项目组。她特别强调注重“军事需求”,定下向战胜战的基调和标高,赢得了军地单位的一致认可,为项目的最终胜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军事大数据论坛上,作为论坛负责人的白晓颖,以“军事大数据综合治理与融合应用”为主题,与军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适应未来战争军事大数据建设的热点难点、发展趋势,受到广泛关注。

    不少年轻同志谈到,白晓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的磁场”。“从某研究机构组建时的深入合作,到跟随她加入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对我来说她不是领导,而更像是我的人生导师!”一名同事说。

    近年来,在白晓颖的影响带动下,一批高层次人才先后追随她加入“孔雀蓝”方阵,并在完成重要科研任务中崭露头角。

    “这是白晓颖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曾经负责文职人员招考的领导说,近年来,军队文职人员比重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走进军队,为军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魏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30日 01 版

青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比翼齐飞”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身穿“孔雀蓝” 胸怀“强军梦”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有群“把关人”
宋学文:奔跑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凝聚挺膺担当的青年力量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