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17时,钦州港雾雨朦胧,气温降到10摄氏度。一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缓缓驶入钦州港列检作业场,这辆班列上载满色彩绚丽的集装箱,格外显眼。
36岁的林江波带领着手持检车锤、身穿“黄金甲”的检车员们,对这趟即将发往重庆的班列进行出发前的车辆技术状态检查。他们用手中的检车锤“叮叮当当”地敲击车辆配件,不停地蹲下、起立、蹲下、起立……依次对车辆轮对、走行部、空气制动悬挂等部位进行敲击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波哥,机后第6位工钩差超过70毫米,帮忙递个油镐。”检车员罗月洪喊道。
作为防城港车辆运用段钦州港运用车间三班检车工长,林江波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工友对钦州港发出的所有车辆进行最后的编组、检查,守好班列发车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7年来,因“方便、快捷、实惠”的运输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实现由线及面并形成网络。班列线路从最初只有1条,发展到如今常态化开行北部湾港至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桂东和桂北7条,并在重庆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衔接。辐射范围已增至全国18个省(区、市)70个市144个铁路站点,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运输品类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多个增加至目前的粮食、汽车配件、电脑配件、装饰材料等980多个。集装箱发送量也从2017年的3382标箱增长到2023年的86.1万标箱,7年间激增253.4倍。
“以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如今已经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枢纽!”林江波说。
2010年,林江波调入钦州港站,成为该站第一批列检人员。当时钦州港站每天只发出三四列车,列检车间也仅有4人,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向好以及车站基础设施的完善,现在钦州港站每日列车到发量增至29列,车间人数也增加至97人。“钦州港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通向内陆腹地的起点,我们必须把安全视作生命一样重要。”林江波日复一日举起检车锤,平均每天要行走两万多步,敲击车辆5000多次。
为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畅通,林江波根据检车经验总结出了“一看关门车、二看制动装置、三看车辆连接部”的“三看工作法”。凭借这套方法,助力钦州港实现了每年安全检修车辆50余万辆的好成绩,林江波也获得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新时代·铁路榜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助人为乐类“道德模范”等荣誉。
去年6月底,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货场与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隔离墙成功拆除,共同纳入海关监管,集装箱进出不再需要经过港口和铁路双方闸口核实信息,不仅提高了转运效率,还可以为货主节约运输成本,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随着6台全自动智能化门吊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投入运营、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启用,铁路与码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共生体,铁海联运集装箱的装卸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运输效率的提升加上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进出口货物密集到达,检车三班检查作业迎来“大考”,每个班检查的始发列车多达12趟。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作为重点运输专列,作业要求比以往更严格,车间管理人员、工长必须全程在现场盯控,检车员经常要连续检查两三趟班列。
面对高强度的作业,每当发现车辆故障时,林江波都会让检车员继续向前检查,自己负责处理故障。“我们作业时间很紧,每次波哥都能快速完成故障处置,让每一趟班列平安驶出钦州港。”检车员何鑫说。
随着2024年春节临近,来自东南亚国家的速食面条、香蕉干、植物食用油和来自我国西部地区的哈密瓜、红茶、牛肉干、麻花等年货在钦州港东站汇集,它们或沿着铁路发往全国各地,或换船出海,通达全球,实现了内外贸联动拓展。钦州港货物运输愈发繁忙,林江波带领班组成员认真对每一趟列车进行技术检查,确保每辆车符合运行条件,护航一趟趟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在新春来临之际,把热带水果、粮油白糖等顺利送达老百姓餐桌。截至1月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货物7.26万标箱,同比增长40.7%。
“我将继续带领工友,努力做到眼到、锤到、心到,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尽一分力。”林江波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