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贵阳一布依族古村聘请“新乡贤”

艺术家引路 古村落发展“庭院经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31日   01 版)

    1月29日一早,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石板镇镇山村时,谷佳骏刚点上壁炉,火苗在炉灶里跳跃,房梁上悬挂的纸燕随着热气飘动起来。屋外,一只白猫翘着尾巴在矮墙上散步。

    几年前,摄影家谷佳骏刚到这里,他拨开一人高的杂草时,看到了一座快要垮塌的老房子。

    谷佳骏陆陆续续花了七八十万元改造这座老屋,保留了老屋的骨架,加固了木质墙壁,修缮了地板和屋顶,又装上智能马桶、地暖等现代设施。这里成了他的艺术家朋友都爱来的居所。

    这一切都被石板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这个小村庄自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发展旅游业,这里紧邻花溪水库,碧绿的湖水映着青山,风景秀美,但发展水平一直不高。不少当地村民靠向游客收停车费赚取收入,还有部分村民利用沿湖的房子开农家乐、卖烧烤。

    虽然村“两委”能由此获得一些村集体收入,但游客带来的垃圾令他们颇为头疼。村党支部书记李良平坦言,“一年花的清洁费有十五六万元”。

    艺术家的到来启发了他们。村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能否请艺术家出谋划策?

    住到镇山村以来,谷佳骏看到村里的旅游乱象,也颇为痛心。在他看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2022年,谷佳骏等20余名艺术家、学者获聘为镇山村“新乡贤”,成为村里闲置农房的美学指导顾问。村里每逢开“两委”扩大会、村民议事会、坝坝会,常常拉上谷佳骏等“新乡贤”一同出席。

    谷佳骏也爱跟村民打交道,“蹲在一起烤火炉、吃东西”。获聘之后,这位拍惯了人物、风景、苗绣的摄影家,也开始学习治房、治水、治垃圾等本地的“农村五治”政策。他坚持认为,村民是村庄的主人,要让改变“自下而上”地发生。

    谷佳骏注意到,村里有些年轻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回到家乡后整天讨论该干点啥,但下不了决心,也不知怎么把想法落地。

    谷佳骏提出了改造老屋、发展“庭院经济”的想法。令他高兴的是,这些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

    但是,革新没那么容易。过去,为了方便游客停车,不少村民将院门拆掉,在院子里铺上水泥,做成简易的停车场,村民坐在家门口就能收钱。

    谷佳骏出面游说这些年轻人的父母,让他们明白:将游客留下来,会有更好的收益。

    记者来到木槿小院时,李江涛和妻子向曼正忙着往树枝上挂上红色小灯笼。院子里铺着黑色石子和石板,屋里用稻草黄泥刷墙,在门口的铭牌上可以看到,这个小小的院子里,有庭院美学、品牌设计、庭院产业、茶文化4支指导团队。

    谷佳骏提出“庭院经济”的想法后,李江涛有些心动。他以前在贵阳市做建材生意,生意不好做,便回了家。

    围炉煮茶、精致露营等开始流行后,他也在关注。李江涛苦于手头没有太多积蓄,也不确定游客喜不喜欢。谷佳骏建议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家里的旧物。

    “网红灯”动辄几十元、上百元,谷佳骏教他将家里滤酒的小竹篓套在灯泡上,就成了一款独一无二的灯罩。

    有了思路之后,这个曾经的建材销售员学会了举一反三。一张大茶桌动辄上千元,他把家里废弃的渔船拉进屋里,两端填上土、种满多肉植物,小船中间盖上木板、再搭上民族风的桌布,就成了一张别致的茶桌。

    在这个幽静的小院里,可以品茶、喝奶茶或咖啡。“木槿小院”自2023年6月中旬开业以来,当年9月就收回了前期投入的四五万元改造成本。

    赚到钱后,夫妻俩继续投资到小院,琢磨着再改造点啥,“不能让游客审美疲劳”。

    谷佳骏邀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一同参与,免费为村民提供庭院设计图,村民们则通过换工等方式互相帮忙。截至2023年年底,这个村子有了17 家精致的庭院。

    但一进入秋冬季节,刚兴起的“庭院经济”又迎来新的挑战。

    谷佳骏注意到,镇山村的客流在10月便逐渐稀少。贵阳的冬季阴冷,镇山村邻近水库,更是清冷。谷佳骏向庭院主人提议加装壁炉,“屋里暖和了,游客才待得住,待得住才有消费”。

    他为镇山村提出打造“温暖的镇山”“贵州第一个壁炉村”的想法。如今村里装了二十多台壁炉,温暖的炉火留住了一些客流,木槿小院几乎每天都有客人。

    李江涛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村民的好奇。大家来找他取经、打听他赚了多少钱。有户村民曾经坚决反对改造,眼看着其他人靠经营庭院赚了钱,也开始讨教经验。

    记者到村里这天,阴雨蒙蒙,一群小朋友跟着老师来村里研学。不少人家趁着冬季游客稀少,正在整修老屋。

    数年前记者来到镇山村时,发现这里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垃圾随地可见。但这次来到镇山村,从村口一直走到花溪水库,路上几乎看不到垃圾。

    李良平每逢村民大会小会都呼吁大家注意保护环境,“环境是我们发展的本钱”。他注意到,发展“庭院经济”这两年,村风也悄然改变,村民越来越注意保护公共环境,“越来越懂得美、欣赏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31日 01 版

中央军委举行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扎利当选连任科摩罗总统
江西萍乡:擦亮“群众贴心人”品牌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何以中国·青春飞扬”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艺术家引路 古村落发展“庭院经济”
村里有了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