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3月3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热点聚焦

加快形成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更大合力

陈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31日   03 版)

    科技型企业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基石和主体作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既是其自身蜕变发展和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需要,又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赋能和聚变的过程。

——————————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座谈会。

    中部地区的发展如今站到了更高起点,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次长沙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加快形成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更大合力。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促共进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部地区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在新时代,产业创新发展要有针对性地以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具体而言,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源泉。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科技型企业自主的研究开发活动,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型企业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基石和主体作用。在企业发展的早期,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开发试验研究方面。当企业发展到高研发、高技术阶段,在研发投入中,就必须选择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多一些还是开发试验研究的投入多一些。中部地区的科技型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并有可能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承担和实现更多的社会责任。

    加快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统筹发展合力

    在谈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制造业是中部地区的产业名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的传统优势,传统产业在中部地区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既是其自身蜕变发展和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需要,又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赋能和聚变的过程。

    制造业是中部地区经济的底座。落实这次长沙座谈会精神,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这些都是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再到未来产业的逻辑展开。其中,“统筹”是关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三类产业的增长方式不同、发展路径相异,需要通盘考虑、先立后破。

    中部地区在统筹发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过程中,正在形成并将继续强化以下特征性事实: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在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稳步提高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培育未来产业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例如,长沙的工程机械集群是湖南全省的工程机械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领域的代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拥有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和智能产线,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科教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湖北省为例,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的引领下,汽车、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牢固夯实传统产业逆势上扬基本盘,涌现出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头部企业。比如,在“中国光谷”,烽火通信打造了武汉首个双5G智慧工厂,实现“用5G制造5G”。

    创新和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中部地区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和培育众多创新创业企业,新注册商事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体现了市场对中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

    加快形成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区域联动合力

    “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也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相关举措进行了细致论述: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大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其中,要理解“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等重大表述,就要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化逐步表现出了两种基本形态:集聚发展和集群发展,前者指单个城市的发展,后者则是指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共同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市集群发展模式,其发展逻辑是从大城市到中心城市,再到都市圈和城市群。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是城市集群发展的起点,都市圈是城市集群发展的落地形态,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平台。我国的省域行政区经济正在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都市圈经济转变,都市圈和城市群已经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化不同于东部沿海的一个特征是,从集聚发展到集群发展所经历的时间相对更短。中部城市崛起,包括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规划都在“十四五”期间编制了实施方案,长株潭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规划都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城市集聚和集群联动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

    值得指出的是,中部六省基本都是农业大省,其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农村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在中部地区崛起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要通过诸多举措扎实推进中部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这些措施的落地落实将更好地实现区域联动的实际效能。

    加快形成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创新合力、产业合力和区域合力,将全面发挥其承接东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使中部地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面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和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陈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31日 03 版

加快形成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更大合力
以进促稳 突出创新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激发乡村人才振兴的“三个动力”
从学理上讲好“对口支援”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