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豹变

这座皖北小城,用阅读助力基层治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4月30日   04 版)

    安徽界首青年文化和阅读类活动现场。团界首市委供图

    位于安徽省界首市中心的界首读书会总会,每天早早开门,一楼公共阅读区会准时迎来一位坐着轮椅的中年大叔。寒来暑往,他将轮椅停在固定的位置,翻阅各种医学书籍,神情认真。

    时间再往前推移两个小时,界首籍大学生杨昀睿从门外和人群一起排队进入,挑选书籍阅读,或是自习复习。他记得,冬天天不亮的时候,不同年龄段的人就开始排队,夏天午后,还有很多人顶着太阳等待进入阅读。

    他形容,那一刻,这里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一个群体的精神寄托之处。

    界首读书会总会是一个分为南北两区、各由三层楼组成的建筑,它还有自己的名字——“养城思叙”(“养城”一词源于界首的古称——记者注)。6年前,随着该建筑的投入使用,由界首市委宣传部、团界首市委、界首市文旅体局主管的社会组织“界首读书会”也正式成立,这座位于皖北的60余万人口的小城有了新的文化地标。

    读书会与“养城思叙”

    如今,杨昀睿已经在黑龙江一所高校读研,但每次回到家乡,他都来读书会看一看。他说,家乡读书会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搭建了读书、思考、分享平台,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发挥文化浸润力量。在此基础上,还有“养∙播种”“养∙耕耘”“养∙扎根”等系列品牌活动。

    活动的载体正是读书会总会和分会。近年来,在界首市委宣传部、团市委、文旅体局指导下,界首读书会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村(社区)、社会团体等各领域发展分会123家,具体负责阅读马拉松、经典赏析、你读书我买单、文化集市、耕读之家评选、红色剧本等活动的开展与策划。

    团界首市委书记郑贺介绍,“养城思叙”中“思”字,是指实现思维层次的提升和思想的成长;“叙”字,则是对思考进行系统化复盘,让正向的思考成果影响更多人。各个读书分会在此基础上,立足界首实际,开展对经济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的调查研讨,探索城市治理创新路径。

    85后李汪洋就是读书分会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所在的企业拥有先进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是当地新材料领域的“明星企业”,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90%。

    2021年,参加市里读书会活动后,李汪洋和公司高层决定在企业成立读书分会,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

    后来,企业车间、小班组、员工之间开始自发交流,分享内容也渐渐延伸,涉及技术操作规程、质量管控、技术工艺等知识。“智能化改造、自动化升级、数字化系统等前沿话题也进入了班组学习内容,信息化、智能化人才恰恰是界首当下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人才。”李汪洋说。

    “公司有一项不成文的制度,青年职工5点半下班后,可以在单位进行半小时的文体学习。”他观察到,近两年,很多班组选择在下班后,或是利用例会和晨会开展读书交流。企业读书分会还定期组织分享和“阅读明星班组”评比活动,实现青年自我充电和成长。

    阅读不只是翻翻书,而要转变为生活方式

    有了开展活动的载体和机制,如何实现让书香成为界首味道,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坚持阅读多年,我常常思考,对界首这座小城而言,坚持阅读、涵养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在界首市融媒体中心工作的80后刘芳谈到,阅读是提升文化水平的手段,但涵养文化不单单是学历提升,而是持续学习的过程。“读书会就像一棵大树,读书分会像枝丫,而每个阅读者像树叶,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每片树叶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融媒体中心团总支书记,她发现,很多年轻编辑、记者可以将脑中所想打字成文,却没法完整顺畅地说出观点。为此,她带领融媒体读书分会每周共读一本书,或进行经典名篇赏析。她还鼓励大家上台分享,哪怕只讲几个故事、举几个例子。最终,单位年轻人变得更为自信,也增加了知识积累,反哺工作。

    “读书不仅仅是坐在桌前翻书,而是一种理念,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平时,陪孩子写家庭作业的时候,刘芳手也不闲着,她会翻阅家庭教育、经典语句赏析等类型的书本。她认为,读书会看上去是一个平静的社会组织,却是内在无形力量的联结。当生活处处充满书香,能让工作思路更加拓展,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城市发展就会迈出一大步。

    2023杭州亚运会推广曲《同爱同在》由界首市人民医院职工韩冰填词。他家中床头、餐桌上都摆放了各类书籍,他习惯每天在各种情节和框架中游走,穿梭于各个时空,这种充实感和获得感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曾有一段时间,他白天阅读《三体》《文化苦旅》《西游记》《九月鹰飞》等书,夜里反复梦到一些旋律。有天醒来,他为界首读书会写下主题曲《一城书香》。

    读书和育人一脉相承

    在界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和读书结缘。

    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工作之后还要读书?读书有没有用?这些是界首中学团委书记荣国宇一直思考的话题。

    他常告诉学生,读书是人生取得进步最廉价的方式。

    “读书和育人是一脉相承的。学校五楼专门设置行知书屋和读书吧,开展阅读马拉松等趣味阅读活动,平时,校长和老师们一起带着学生读书。”他至今难忘2021年4月一场线上线下读书活动引来的轰动效果。当时,学生在报告厅、教室等主、分会场聆听,活动同时面向全社会直播,收获了各方好评。

    3个月后,该校建成了“四大书院”——弘毅书院、行知书院、创新书院和雅修书院,分别负责学生思想品德、知行合一、科创意识、礼仪文化等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读书,同时走出学校研学交流、参观科技企业、寻访非遗技艺、体会家乡文化,阅读“无字之书”。

    “彩陶、木版年画、剪纸进校园……越来越多班主任报名活动,参加人数不断增加。”界首中学团委副书记刘路路说,每个书院都有院长和专家顾问,整合五育并举内容纳入校本课程,培养有情怀、有视野、有开拓精神的学子。

    “大学生也围绕‘书香’开展实践活动。”团界首市委副书记孙丹丹介绍,围绕城市与发展主线,界首读书会从看见、听见、触见、想见四个方面开展“吾乡印象”系列活动,提升青年学子对职业的认知,加强返乡大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读书也能助力基层治理

    界首作为县级市,农村区域较多,读书会也成为助力基层治理的抓手。

    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常住人口4000余人,村党总支书记董猛回忆,村里自2018年开始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读书活动。后来,辅之实施金秋助学行动和“英才美德青少年评比”等表彰活动,资助成绩优秀、家庭困难的高考学子,再请他们放假期间回村辅导儿童读书写字。

    2023年开始,界首读书会邀请专业师资走进该村开设国学班。董猛记得,有孩子主动给城里来的老师写了一封信:“原来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事情。”

    闫彬自2021年起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观察到,2023年高考,全村考上本科的学生有13人,此外,村民在各类道德文明类评选中成绩优异,家庭关系也变融洽了,这些变化都和崇尚读书有关。

    邴集乡乡长肖丹丹说,读书活动着眼点在于青年和城市成长。“大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调研确定安身、立命、正心、守性四大主题,把年轻干部集中‘吐槽’的问题拿来分析。后来,读书会推广至更多群体和领域。”她记得,曾有一位“创二代”和父辈在读书沙龙上消除了存在许久的隔阂,二人抱头痛哭。

    界首读书会光武分会位于光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返乡大学生带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和阅读赏析课。“有些儿童的爷爷奶奶无暇顾及孩子教育,觉得‘只要吃饱了就行’,这些孩子遇到困惑不愿意和家人说,却在读书活动中,和镇上志愿者敞开心扉。”光武镇团委书记肖博文介绍。

    采访中,韩冰建议,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读书会要想延续品牌活力,还可以考虑建立书籍流通机制,提升阅读的价值。“在交换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写下,夹在书中或是粘贴在封底,读书带来的丰富词汇量和思想灵感能实现传播和发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4月30日 04 版

这座皖北小城,用阅读助力基层治理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中文原来这么美
求职路上的“空窗”歧视
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