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让“初心红”变成“中国潮”

阮竣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18日   02 版)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址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如今,百余年过去,每天都有上万名观众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走进那个18平方米的房间。

    走进来的参观者有着怎样的轮廓?我们进行了画像统计,数据显示,24岁以下、36岁~40岁两个年龄段观众占比最高,男女比例几乎一样,高级知识分子较多。

    根据他们的评价,革命类纪念馆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陈旧、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似乎与当下的新视野、新表达格格不入。但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用好自身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打造带得走的红色文化符号?

    从2021年开始,我们组建了一支红色文创的团队,试图去解构这个时代的命题。我们希望让每个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都可以留下感动,同时带走回忆。这条路很难,但我们找到了一些方法。

    例如,让数字起作用,一盒奶糖有21粒100克的分量,对应标志性的时间,能在传递甜蜜的同时传承一份责任;让体验更生动,用白米粽搭配红糖“墨汁”,立刻呈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趣事,“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让一条游船去呈现浦江两岸,穿越百年;让一辆车装载着一个展览,走遍大江南北,进入学校、社区、田间地头……

    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创建的“一大文创”品牌,从零开始至今,已经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截至去年年底总营收超1亿元。大家用购买文创参与活动的方式给我们的创意投票,也佐证了这些红色文化符号可以抵达人心。

    2023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全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93万,其中,散客比例超过60%,历史上首次出现团队客人少于散客的情况,且45岁以下参观者比例超过了70%,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对革命纪念馆的期许正在提高。尽管,很多人是看了《觉醒年代》,想了解一下革命先烈是怎么战斗和生活的,但就是这么朴素的原因,让他们有机会走近历史,听一个来自过去的青年“讲述”自己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故事。

    但我们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知,毕竟面对近300万的参观者,纪念馆可接纳公众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意识到,红色文化的赋能不仅仅在产品,“文创+”的概念可以在文教文旅、产业化探索、公益项目开发等多领域激发可能,同时,红色文化的传播也不应囿于墙内,“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甚至可以出现在课堂。

    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质朴”“真诚”是珍贵而有效的,包括推动“初心红”成为“中国潮”,也不能陷于只满足于自我表达、晦涩艰深的“博物馆思维”。放下身段,传递公众想要的,才是激发共鸣的关键。

    立在城市潮流地标中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是神圣的,也是年轻的,希望它始终能以健康的形象迎接所有人,虽已百年,风华正茂。

阮竣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8日 02 版

文博青年说
我在博物馆和诸葛亮当“同事”
让古乐“新生”
要保护年轻人“折腾”的能力
谁说研究院的“保安”不能考博士?
为文物筑“家”
让博物馆走进孩子们的童年
助力中国博物馆走向世界
我的博物馆学术研究之路
让“初心红”变成“中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