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根铸魂育新人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1日   06 版)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特色办学、深化内涵建设,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8月遴选为第三批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郭三龙名师工作室,甘肃省2023年9月获批甘肃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魂育人、启智润心,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巩固“三个坚持” 推动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为全面落实领导责任,使党建引领更具凝聚力,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巩固“三个坚持”,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举旗铸魂,学院以省级标杆院系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建品牌创建,集中开展宣讲活动,从各教研室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宣讲团,深入学院、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社区进行宣讲,紧密联系广大师生、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以实际行动带动师生、群众的学习,讲清楚、讲明白,让全体师生、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质增效。学院结合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组验收反馈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专职化水平、科研能力、标志性成果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重点建设特色马克思主义资料室,深度挖掘天水市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红绿黄”相兼品牌教学实践资源,扎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固强补弱,持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阐释。学院发扬团队精神,以老带新,打造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学院每年申报各级各类课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至少10篇。充分发挥郭三龙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组织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针对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入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关切,助力学院高层次办学高质量发展。

    整合教学资源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呈现出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新格局。

    在教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开设4门必修课、4门专题课、1门选修课,规范使用“马工程”教材,合理设置教学规模(全部实行100人以下中班上课),全面推进“三进”工作。

    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资源建设,学院建成了思政课教学资源中心,充分挖掘天水市红色文化资源、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和学院林业展览馆等绿色文化资源,建成了“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绿色情怀”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17集。学院坚持知行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4处,校内实训楼建成党史教育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实践基地,学院建成思政课教学实践文化实践长廊,开展了国庆节图片展、重走长征路情景剧展示、教学实践基地实践研学等系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定期指导马克思主义学社开展诵读经典、爱国主义重要节点庆祝纪念活动。

    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每学年录制完成精品微课作品4件。目前,学院建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16集,切实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促进了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加强内培外引 助力思政队伍提质培优

    为了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高校教师要在着力提升课程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内容设置、创新话语表达、采用新媒体技术等方式,打造有“获得感”的思政教育新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内培外引,制定并落实“思政课教师管理规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严格落实准入和退出机制,新上岗教师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和试讲制度,制定并落实“‘十支队伍’上讲台师生共学思政课活动实施方案”并持续开展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素养深厚,队伍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在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方面,学院一是以备促教,积极参加教育部、教育厅、教指委组织的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联合驻市3所高校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各教研室坚持每2周集体备课1次,着力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二是以修赋能,制定并落实“思政课教师培训规划”,组织教师赴梁家河、延安、井冈山、西路军纪念馆、西柏坡等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坚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有效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三是以赛促教,每年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2次,教学团队近年来连续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殊荣。四是以研促教,围绕乡村振兴、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等内容,完成各类科研课题,推进教研相长。

    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聚焦未来发展,学院将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指引下深化思政工作机制体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出“大资源”、做优“大品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新格局,从整体上提高思政课程建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1日 06 版

四箭齐发 楼市期待“新拐点”
“新质生产力”呼唤怎样的企业家精神
“头雁”带动创新赋能 高地建设蹄疾步稳
培根铸魂育新人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