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头雁”带领返乡青年在乡村大舞台施展拳脚

乡村合作公司聚起“青春雁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8日   07 版)

湖北省广水市郝店镇铁城村乡村合作公司聘请村民采摘胭脂红桃。团广水市委供图

    在广水乡村合作公司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一组带着青春气息的数据引人注目:211家乡村合作公司中,有68名青年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青年“老总”占比达32%;在当地团组织对接下,342名返乡青年进入合作公司工作,在乡村大舞台上施展拳脚。

——————————

    “这是双塘村菜籽油,这是吴店东河村小黄姜,还有关店村花菇香菇、十里空心奎面……”4月14日,湖北省广水市双塘村村委会主任、团支部书记徐旭出现在黄冈市罗田县燕儿谷,联合这里的“谷哥”直播间,推介家乡的优质农副产品,这些产品来自广水市各乡村合作公司。

    35岁的徐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双塘村乡村合作公司——广水市益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村务工作之余,通过直播销售所在乡村合作公司乃至全市乡村合作公司的农副产品,成为徐旭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徐旭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周边县市经商。2021年,广水市推动的乡村合作公司改革让这名年轻人看到以新模式带动乡村兴产业、奔共富的新希望,他选择回乡发展。

    “一张网”凝聚“青”心

    改革伊始,摆在团广水市委面前的一道考题是,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将有志于与家乡共发展的年轻人凝聚到乡村合作公司中来。

    团广水市委建起“团市委+镇团委+村团支部+青年社团”一张网,各村团支书由村两委中最年轻的成员兼任,并在全村返乡青年中选拔一名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兼职团支部副书记。

    依托这张网,团广水市委通过团员大会、入户走访、电话联络,举办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会、“乡村合作公司青年行”,组织青年代表前往发展渐有起色的乡村合作公司参观,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随行,实时为青年们答疑解惑。

    一批年轻人已行动起来。

    双塘村是徐旭老家。长期以来,农户们零散种植一些粮食和蔬菜,由于缺乏技术指导,规模不足,收入平平。2021年7月,村里注册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流转土地2000多亩,发展油菜、水稻、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种植,建起了一批智能温棚。

    一直关注家乡发展的徐旭看在眼里,思忖着“自己也要参与其中,做点什么”。

    依托在互联网平台创业的经历,徐旭认为村里的乡村合作公司可以再往前走一步:为优势农产品种植增添深加工和电商,作为发展两翼。

    当年年底徐旭回到村里,竞选成为村委委员,并顺利进入村乡村合作公司,负责农产品销售。作为村团支书,在市、街道两级团委指导下,他对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进行摸底,组织18名返乡青年和留村骨干青年成立创业青年互助组,“对电商感兴趣的去学直播卖货,平常爱打游戏、捣鼓手机的去学操作无人机,有驾驶经验的去学开农机,有种地基础的去研究智能温棚管理”。

    徐旭的直播团队共3人,另两位都是90后。他们为村乡村合作公司开设的油料加工厂生产的“双塘菜籽油”网上带货,同时团队也受到周边乡村聘请,为当地的乡村合作公司、农户们带货。

    这支年轻的直播团队每天下午直播,“点子”多多。在田间地头带货之外,团队还发起“炸货大比拼”“饺子节”“走村串巷看腊货”等活动,调动起农户们的积极性,为直播间“增色”不少。

    “头雁”引领,群雁归巢

    在广水市马坪镇狮子岗村,90后王勇有三重身份:村支书、村团支部书记、村乡村合作公司董事长。

    从江西某高校毕业后,王勇曾在广水市一家企业任职。2020年,他回到家乡狮子岗村,担任村党建助理员,2021年11月当选村支书。接手时,狮子岗村负债27万元,成为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此时正当广水市号召有条件的村创办乡村合作公司,王勇召集村民开起垸场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决定,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公司,收回村里此前低价发包、租期即将结束的350亩野茶园,吸纳36户村民以茶园土地入股公司,由公司聘请专业运营团队运营。

    起初,茶园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市场份额。王勇带领公司继续流转农户土地,将村集体茶园规模扩充至500亩。村民们干劲十足,将闲置的荒坡开辟成茶园,全村茶园达到1500亩。

    村乡村合作公司建起示范店,将制作好的茶叶统一设计包装,通过直播与线下相结合,卖给武汉等地的茶商、周边游客。

    在王勇带领下,狮子岗村引入“农旅融合”理念,建起“月光茶园”、茶文化体验中心,游客们可以体验茶叶采摘、炒制,进行品茶、观光、研学。

    2022年,狮子岗村乡村合作公司实现盈利36万元,带动当地1000多人次务工,发放劳务报酬40多万元,村集体还清了负债,还给村民分了红。

    王勇欣喜地看到,乡村合作公司带活了家乡发展,村集体经济越来越红火,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归巢”。

    2022年,原本在广东务工的杜晓红找到王勇,咨询了村里相关情况后,表示想回村创业。在家中长辈的帮助下,杜晓红回家养了200头猪,种上10亩茶树。闲暇之余,她到月光茶园参与村乡村合作公司接待、运营等工作。她发挥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自学短视频拍摄剪辑,在互联网上对月光茶园进行推广,同时直播卖狮子岗村乡村合作公司的茶叶、猪肉、大米等农副产品。

    这一年,90后罗超也选择回到狮子岗村创业。在村团支部主办的“返乡青年看家乡”茶话会、“青春团圆饭”活动中,王勇与在村骨干青年一起为罗超“选项目、支大招”。

    如今,学习了种植技术的罗超,流转土地100余亩,还种上了生态茶叶。

    “返乡青年人才库”激发新动能

    广水211家乡村合作公司中,每家公司都有一个特殊的组织——“青年议事会”。议事会一般由村团支部成员、留村青年骨干组成,大家共谋村乡村合作公司与村庄发展。

    在狮子岗村,月光海(徐家河水库)边有一些农户的老房子,因落实移民政策旧房闲置。在狮子岗村召开的一次青年议事会上,不少青年提议“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民宿产品”。

    经群策群议,这一提议最终转化为村级决策。眼下,狮子岗村聘请专业设计师团队,画出设计蓝图。

    经市、镇、村团组织指导,如今,狮子岗村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阵地——“月光茶园青年之家”。依托于此,村里组建起“狮子岗青联盟”,联盟覆盖全村团员青年,大家组成篮球、羽毛球、茶艺兴趣小组,办起联谊会。

    “邻村的年轻人也喜欢来玩,有两对年轻人还跨村谈起恋爱,去年结婚了。”王勇说。

    “乡村合作公司行稳致远,离不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团广水市委书记陈小佳介绍,乡村合作公司的返乡青年,都被纳入市“返乡青年人才库”。依托这一人才库,根据乡村合作公司岗位所需,广水市共青团组织对接了342名返乡青年进入乡村合作公司工作。

    过去,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农户靠传统种植模式,在自家房前屋后搭建简易香菇大棚,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香菇产销两难。2022年8月,关店村决定成立乡村合作公司,统筹引导香菇产业发展,为村民们提供香菇种植社会化服务,破解香菇产业发展难题。

    香菇种植专业性较强,乡村合作公司急需既懂技术又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年轻人加盟。郝店镇团委负责人得知后,通过“返乡青年人才库”,向“菇三代”曹猛发出“英雄帖”。

    担任村里香菇产业技术总顾问后,曹猛与村两委一起努力,村乡村合作公司建起占地700平方米的厂房,香菇制棒设备一应俱全。公司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采用现代化流程集中制棒、高温灭菌,缩短了生产时间,每棒生产成本缩减了1.5元。

    相比往年,2023年关店村乡村合作公司的香菇提前20天出菇,实现了增收。“菇农平均年收入10余万元,比外出打工强。”曹猛介绍,这两年,已有20多名关店村人选择回村种香菇。

    团广水市委还组织青年企业家与乡村合作公司深度对接、优势互补。蔡河镇老虎岗村合作公司投资150万元,入股湖北腾云农业公司,建设温室大棚,每年保底收益15万元,并按股分红。松淳蛋业公司团支部发挥直播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乡村合作公司带货,并帮助乡村合作公司的年轻人提升直播技能。

    依托乡村合作公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活跃在广水的田野乡间。

    “他负责种,我负责卖,幸福生活指日可待!”2023年12月26日,广水市举办第二届乡村合作公司“大擂台”决赛,一批90后、95后乡村合作公司董事长,轮番上阵,比创意、比项目、比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8日 07 版

湖北广水探路乡村合作公司激活“一池春水”
乡村合作公司聚起“青春雁阵”
“蚂蟥王”带领家乡走上“蛭”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