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宣纸放在古砖图案上喷湿,用毛巾轻轻将水擦干,片刻后用拓包蘸取墨汁少量多次在宣纸上按压,再轻柔揭下,一幅立体石砖拓印的前期步骤便完成了。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古砖收藏家、清源斋古砖馆创始人戴元环拿出有着千年历史的古砖供参展观众体验拓印。即使每天限量拓印100份,也难挡参展观众的热情。
戴元环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希望通过文博会的平台,呼吁更多人关注古砖,关注非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只有真正了解,才有文化自信。”戴元环说。
年轻人偏爱传统文化
在文博会上,除了亮眼的“黑科技”外,传统文化格外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在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上,婚俗微雕模型吸引了许多人来打卡。该馆收藏了56座各民族恋爱婚庆主题的微雕作品。游客们通过观赏微雕作品,便可感受中国各个民族的婚俗。
而在山西馆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以壁画为灵感的T恤、明信片、饰品等各类文创产品一上新,便被年轻人抢购一空。
近年来,山西晋之源壁画博物馆的数字化团队扫描、复制了上万平方米的壁画,对壁画价值进行了多角度的挖掘研究。除了保护,近些年壁画博物馆也研究起了活态传承的问题,通过设计壁画文创产品,吸引更多人理解和感受壁画文化。
不仅如此,壁画博物馆还与多所高校合作,打造壁画主题研学活动,吸引学生和壁画爱好者走近历史,了解壁画文化知识,感受壁画的浓厚艺术魅力。
传统文化的“活化”舞台
文博会上,除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还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活化”舞台。
在艺术·设计·国潮展馆,随着音乐响起,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的学生以独特的艺术造型登场,他们踩着高跷,以《花木兰》和《仲夏夜之梦》《唐吉诃德》等戏剧为主题进行高跷巡游表演。
剧团负责人耿晓冬说,“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尝试,我们自主设计并亲手制作高跷巨偶,作品中既有童话故事,也有经典戏剧,通过富有冲击力的造型,力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戏剧视觉形象。”
在不远处,荣宝斋带来“风华正茂——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全国巡展·深圳站”,参展的119位艺术家携120余件展品来到现场,展品涵盖中国画、书法篆刻和当代艺术等门类,展区现场设置了多个板块,为青年艺术家们蓬勃的艺术创造力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我们希望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希望在展会上获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趋势和大众文化消费新需求,推动自身升级。”荣宝斋展馆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的创意
在文博会展馆内的“彩书笼式足球”空间,孩子们玩起了颠球。这个来自梅州的微足球项目,融合了客家非遗文化和时尚元素,把社区居民闲置微空间利用起来。中国彩书创始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何柏俊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在‘活化’传统中,创意应用和情感共鸣是重要驱动力。”
何柏俊把彩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彩书的创意让传统文化变得时尚、有趣和可互动。十几年来,何柏俊创作了大量的彩书国学作品,并应用于彩书文创的设计。这种本着“让汉字更迷人”的彩书,不仅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更是走出国门,讲述中国故事。
伴随着节奏紧凑的鼓点, 来自汕头市西门女子英歌队的51名女孩迈着欢快的步伐,舞进了文博会展馆。与男子英歌舞的刚猛不同,女子英歌舞更柔和,舞步刚柔并济,队形变化多样,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在文博会开幕首日和分论坛上,这群女子英歌队队员的表演“圈粉”无数。而在文博会展馆内,展台上的“机器人英歌队”也扭动身体,敲起了英歌槌,连领舞者手中的道具蛇也惟妙惟肖,与女子英歌舞遥相呼应。
被称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生产该款机器人的负责人林朱荣表示,希望利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将潮汕的英歌舞,以及更多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