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排爆之王”

——记第73集团军某旅二级军士长戚华礼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 记者 龚阿媛 通讯员 倪鑫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戚华礼执行任务前穿戴排爆服。杨琪/摄

    如果把排爆技师戚华礼这些年排除和销毁的千余枚炮弹、炸弹汇集到一起,几乎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火药库。每一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处置未爆弹,都是在与死神搏斗,从未失手的戚华礼被战友们称作“排爆之王”。

    “排爆没有第二次机会。”戚华礼并不认为自己运气更好些,“我只是把每一次任务都当成了第一次。”

    在一次野外演习中,一枚体型庞大的未爆弹扎进松软的泥土中,引信情况不明。“我去试试。”戚华礼穿上排爆服缓缓行进到距离未爆弹1米左右的位置,停了下来,仔细观察眼前的险情。

    未爆弹深埋在沙土里,情况非常棘手,但戚华礼很快冷静下来,脑海中迅速形成了处置方案。他利用铁丝和钳子制作了一个支架,小心翼翼将引爆装置放置在支架上,贴着未爆弹尾翼放好,随后沉稳撤离。

    几分钟后,火光冲天,未爆弹被成功引爆。脱下排爆服,戚华礼发现自己浑身已被汗水湿透。

    “成了,就安全回家;不成,就盖着党旗回家。”这位排爆手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戚华礼不希望任何人在任务中受伤。一次,单位组织岩石爆破,部分炸药没能顺利起爆,被留在钻出的岩石孔洞中,这些炸药必须取出并及时销毁。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向药孔注水,冲出炮泥和炸药,再取出雷管,但这种方式费水又费时费力。

    戚华礼先是制作了一个酷似“挖耳勺”的工具,挖掘效率虽然高于水冲法,但因长度受限无法触及炮泥底部。偶然一次机会,他看到了种树的旋转挖坑机,一下有了灵感,于是制作了一种旋挖式的工具,大大提升了炮泥的排出速度,这个“小工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其实,这名第73集团军某旅的二级军士长21年前参军来到部队时,只是想学一门驾驶或者厨师技术就回家,没想到被分到了地雷爆破专业,与危险的炸药打起了交道。第一次实爆训练,戚华礼紧张得手发抖。

    但随着一次次爆破经验的积累,他把“全连第一排爆手”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戚华礼穿着30公斤重的排爆服练习穿针引线,操作机械臂一遍遍抓取鸡蛋、乒乓球等物品。为了克服恐惧心理,在火焰、烟尘四起的爆炸声中,他徒手捧着“爆炸物”走过独木桥,练习稳定性。

    高强度的训练让戚华礼的体重降了15公斤,他也成长为全军屈指可数的排爆员高级技师,并多次参加大项演训任务,2022年还被确立为“陆军工匠”培养对象。

    “常年与火药打交道,别人听起来狂烈的爆炸声,在我耳中是旋律有序的弹奏。”戚华礼对爆炸的声音非常敏感,一次兄弟单位组织投弹训练,戚华礼和队友负责现场保障。其中一枚手榴弹投出后,戚华礼察觉爆炸的声音不对,“手榴弹可能未完全引爆”。

    训练立即中止,指挥员回看监控录像,发现这枚手榴弹果然没有完全炸毁,画面里一道黑影快速掠过,但落点未明。一名排爆手迅速前出,对实投区域展开搜索,然而并未发现其踪影。30公斤的排爆服不一会儿就让这名队员大汗淋漓。戚华礼对他说:“你歇会儿,我来上。”

    循着手榴弹掉落的轨迹,他轻挪着步子缓缓向前,四周开始出现众多手榴弹炸出的凹坑。这时,地面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白色粉末引起了他的注意,戚华礼推测这枚手榴弹虽被引爆,但炸药却没有被完全引燃,而是从爆裂的壳体中散落。他轻轻拨开地表的沙土,发现了破碎的壳体。

    “手榴弹壳体已损毁,情况解除。”戚华礼立刻拍摄图片并上传汇报,中断了近1个小时的训练很快恢复。

    在连队里年轻的排爆手口中,这位“兵王”以训练要求严苛闻名。戚华礼的理念很朴素,就是希望“兄弟们都站着去,站着回来”。为了当好“大师傅”,他还自学心理学,2023年通过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心怀敬畏,不惧生死。”这是戚华礼经常和年轻排爆手分享的工作心得。在几年前的一次火炮实弹射击训练中,出现了一枚未爆弹。守在场地外的戚华礼按照规定步骤进行诱爆,一声巨响过后,他前去检查排爆效果,却看到一枚壳体窝瘪却并未破损的弹药赫然躺在地上。

    他不禁屏住了呼吸,这枚弹药的引信已经在射击时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他迅速将险情上报,并设计了二次诱爆的方案。而后穿着排爆服独自前往现场,引燃、爆炸,一直到白烟升腾、险情排除,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就是一名王牌排爆手的日常。一条7分多钟的视频记录了戚华礼这些年一次次与死神擦肩的经历,片子的结尾是女儿与戚华礼的一段对话,每次看,戚华礼都忍不住泪湿眼眶。

    “爸爸,您是做什么的?”“我啊,你猜一猜呢……”“猜不出来。”“那妈妈没有告诉你吗?”“妈妈说您是个英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 记者 龚阿媛 通讯员 倪鑫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强军梦想从这里启航
空军部队创新新兵组训模式提升训练质效
“排爆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