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霸总”发言遭吐槽 对职场年轻人多些体谅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5日   05 版)

    最近,接连有知名企业家因为公开发言,在舆论场上口碑“翻车”。有人在视频会议中宣称“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还有人在访谈节目中表示员工想休闲“可以打辞职报告”,如此“霸总论调”,令许多年轻网友不悦。

    在这种情绪背后,与其说是某些人的发言犯了众怒,不如说这是不同世代之间思维方式的一次碰撞。当“工作生活平衡”成为越来越多职场青年的“事业信条”,工作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虽说依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却远非生活的全部意义。

    不少人评价一份工作好坏与否的标准,已逐渐摆脱了工资高低的单一维度,也纳入了休假质量、上下级关系、职场风气等要素。在这一背景下,“霸总”们的发言之所以显得刺耳,或许就在于他们没能建立“工作生活平衡”的概念,进而无法获得年轻人的理解与认同。

    比如,“重新定义兄弟”的重点,在于将业绩一般又“不拼搏”的人剔除出去,而结合语境,所谓的“不拼搏”很容易被理解为“加班加点”的反义词;而另一位董事长在回应“大众对悠闲生活方式的渴望”时,直接将“辞职”作为解决方式。

    时代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往往大于人们的想象,由此产生代际冲突。一代人眼中天经地义的道理,在另一代人看来可能匪夷所思。从引发争议的企业家个人经历上看,他们没能含着金汤匙出生,是通过个人的艰苦创业,才拥有今天的一切。因此,他们自然顺理成章地认为,只有对工作有强烈的热忱,不惜为事业牺牲生活,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并将这种观念视为基本的职业道德。然而,时过境迁,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职场环境、职场新人的成长背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未必接受上一代人的职场规则,并且复制其“成功经验”。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真正值得他们关注的,其实并非“哪句话会得罪年轻人”这样的浅表问题,而是如何放平心态、放下架子,设身处地从普通“打工人”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想要追求的事业与生活目标,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很多时候,前辈对晚辈、身居高位者对身居基层者的理解,靠的都不是脑力或悟性,而是一种开放、宽和的心态。企业家能取得卓越成就,肯定付出过艰辛努力,就像某位董事长在采访中所说,自己30多年来未曾真正休息过,并认为这是一种个人的幸福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幸福的权利,真正具备开放心态的人,会明白“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就算有再多人生经验、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也能保持一份克制,知道自己无法替背景、处境不同的其他人思考,并要求他们与自己同步。

    不同时代之间的观念差异,有时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接纳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智者。如果企业家能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员工多用倾听取代说教,年轻人对职场生态的感知自然能少些厌恶和戒备,进而建立真正的“工作生活平衡”关系。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5日 05 版

那些“写哭了”的毕业致谢里有什么
远离家暴不只离婚那么简单
“霸总”发言遭吐槽 对职场年轻人多些体谅
移动支付时代 有必要让孩子认识现金吗
别让夏令营变成“坑娃营”
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生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