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途观L Pro的算术题:

智能化水平升上去,用车成本降下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6日   08 版)

    与众多新车上市打出低价牌的车企不同,上汽大众在途观L Pro上市时推出了限时购置税全免、3年8折保值回购、3年无忧保养以及选装包限量赠送等权益。经计算,该车用户3年的用车成本仅需47360元起。

    “3年内每天只需要付不到44块钱,相当于一杯咖啡钱,你就能开上超聪明的油车。”在近日举行的途观L Pro上市发布会上,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列出的一道算术题,成为众多消费者热议的焦点。

    据介绍,途观L Pro共推出6款车型,建议零售价23.68万-26.68万元。与众多新车上市打出低价牌的车企不同,上汽大众推出了限时购置税全免、3年8折保值回购、3年无忧保养以及选装包限量赠送等权益。这样算下来,途观L Pro用户3年的用车成本仅需47360元起。

    除了让“用车成本降下去”,上汽大众还在发布会上使出浑身解数,传递途观L Pro将燃油车智能化水平“升上去”的概念。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途观L Pro在设计和驾控等方面延续了德系车的品质,还补齐了合资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不足的短板。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该车还在智能座舱、内饰等方面,采用了大量本土化设计。

    在俞经民看来,途观L Pro的智能化全面超越BBA品牌车型,并比肩同价位的主流新能源车。他告诉记者,途观L Pro要成为燃油车市场的标杆,所有打算做好智能化的燃油车品牌应该向上汽大众看齐。

    据介绍,途观L Pro在智能驾驶、数字座舱、智慧车联、智能灯光四大方面全面升级,再加上与大疆车载、腾讯智慧出行、哈曼卡顿、科大讯飞、上汽保险等重量级合作伙伴的合作,重新定义了油车智能化标准,努力为用户带来“油电同智”的全新体验。

    以智能驾驶为例,途观L Pro搭载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深度合作的结晶,采用独到的惯导双目方案,可以实现0-130km/h全速域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

    据了解,途观L Pro的高级自适应巡航Pro版支持360s以内车辆自动跟随前车行驶;车道保持系统Pro版能应对曲率半径75m以上的弯道,可覆盖全国大部分弯道场景。同时,途观L Pro具有智能拨杆变道以及智能避障功能,还可以轻松应对加塞变道。

    “在大疆车载技术加持下,途观L Pro带来了更适合中国路况和驾驶员操作习惯的智能驾驶。”贾健旭表示,考虑到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途观L Pro还采用了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车机交互系统,整个车机语音交互由科大讯飞提供,支持方言识别,以及声音克隆等个性化功能。结合V Mate智能助手和全面的腾讯车载生态,途观L Pro可以为中国用户带来社交与出行无缝连接的全新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途观L Pro 采用6屏交互的数字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未来感智能座舱。其中,11.6英寸的副驾娱乐屏集安全性、娱乐化、舒适性于一身,这是该配置首次应用在大众品牌车型上。

    此外,途观L Pro还搭载了同级独有的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作为大众最高科技含量的大灯,单侧大灯就达到了25600像素,同时大灯提供专属车道照明、窄路车辆示宽及迎宾/欢送投影灯效等多项功能,带来更多安全感和仪式感。

    在外观造型上,基于对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深刻洞察,途观L Pro提供了R-Line运动前脸与先锋前脸两种设计风格,前者展现运动前卫,后者强调经典稳重。

    俞经民表示,发光的前格栅和VW Logo设计,不仅增强了车辆的辨识度,更赋予途观L Pro独特的科技感。新车提供5种外观颜色,分别是光爆蓝、星系灰、辉光粉、弧光白、量子黑,为用户带来丰富的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反超燃油车,但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此时唱衰燃油车并不合理。“从消费需求来看,各类车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尤其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使用场景波动性比较大,长短途都有,燃油车很难被完全取代。”

    有分析认为,与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外观和智能化水平。补齐这两点后,让智能化水平升上去,让用车成本降下来,途观这台曾经的“神车”就能重生。

    “途观L Pro以‘油电同智’的全新体验,打破‘油车不智能’的固有认知,引领油车‘智能化’时代。”俞经民透露说,随着途观L Pro的上市,上汽大众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舒适的出行选择。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6日 08 版

频频出现的汽车新设计究竟有没有必要
杨美虹:福特汽车做公益从不是一锤子买卖
汽车产业智能化“下半场”怎么走 “创新”或成破题密钥
智能化水平升上去,用车成本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