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大处方”防治“小眼镜”

——来自第29个全国爱眼日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顾天成 徐弘毅 梁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7日   06 版)

    提倡儿童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从幼儿园开始定期检查视力、屈光度等,推动近视科学矫治……防治“小眼镜”不只是一家之事,还需要更多公共卫生“大处方”。

    今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如何多方协力更好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记者进行采访。

    指南更细 加强“近视前”预警

    6日清晨6时6分,一支66人的户外跑步队伍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出发,以“123一起奔赴世界光明未来”为主题,呼吁公众对体育健身与眼健康的双重关注。

    2024年全国爱眼日宣传主场活动当天在广州举办。活动现场,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解读了最新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新版指南将近视防控分为近视前驱期、近视发展期、高度近视期、病理性近视期。根据指南,近视前驱期的儿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负荷等综合措施干预,可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生。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介绍,新版指南专门提出对远视储备的保护等,并对不同分期给出了近视防控措施的指导建议,将更精准地在公共卫生层面指导近视防控。

    为何强调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王宁利表示,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作用与暴露时间、光照强度有关。为更好预防“小眼镜”,应保障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量,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此前,国家疾控局已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等,提出采用三级预防策略,近视防控关口要前移到孕期、婴幼儿和学龄前阶段。

    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较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 突出精准干预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但视屏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不足等因素仍较广泛存在,“小眼镜”防治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甘肃兰州一家眼科医院2023年在当地普查时发现,121个幼儿园里约有两成儿童存在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

    近视监测网络全覆盖、近视防控专家进校园、持续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学校、家庭、社区深度协作,精准干预多一些,“小眼镜”才能更少一些。

    在河北,疾控部门抓监测干预、中医药部门做好中医技术指导、教育部门协调配合、财政部门保障经费、专家提供技术保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部门间协作机制不断健全。

    在四川,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与干预工作深入开展,对全省各县(市、区)的900余所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进行检测,针对课桌椅分配符合情况、课桌面和黑板面平均照度等影响视力较大的因素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在上海,发布远视储备地方标准《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和屈光度评价规范》,对远视储备不足人群提前预警。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表示,还要做好科普宣传,指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科学用眼和护眼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

    警惕眼病 近视要防也要治

    在专家看来,“小眼镜”要防也要治。一旦近视了,需要采用有效干预措施,避免近视度数过快增长。

    “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手段,如光学手段、药物、行为学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说,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症状和情况,主动寻求专业医学帮助,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矫正。

    专家表示,近视防控需综合施策,但需注意安全性和效果的评估。在行为学控制方面,除了户外活动,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家庭光线环境也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因素。

    王宁利表示,高度近视由于眼轴增长引起眼球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易进展为病理性近视,进而可导致多种眼部并发症。

    据介绍,新版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措施,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旨在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近视防控专业技术人员等为儿童青少年选择适合的方式。

    “需要注意,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等器械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都是控制近视进展的措施,使用后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王宁利说。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顾天成 徐弘毅 梁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7日 06 版

超级工程背后的“青”力量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建筑垃圾处置乱象
“大处方”防治“小眼镜”
云南法院:以能动司法聚力保护未成年人
嫦娥六号在38万公里外上演“太空牵手”
呵护眼睛 从小做起
打造让青年更“巷”往的未来、文化、青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