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学者看法

夯实中国特色金融保障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詹新宇 郭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9日   03 版)

    国有金融企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金融国有资产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满足职能定位要求,也是其从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促进中国特色金融保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创新机制和制度环境。

——————————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如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把更多优质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中国特色金融保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深度重构金融保障新需求

    从金融保障角度看,新质生产力重构了金融需求,对金融供给也提出了诸多新要求。

    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金融需求新主体。一是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断言,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创新型企业,将成为金融需求的新主体。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形成创新共同体,产生大平台、跨平台的金融需求新主体。三是在科技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的推动下,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可能成为有效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现有金融产品以支持传统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生活消费为主,需要探索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主体的金融支持。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形成投资产出新模式。新质生产力通过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可以加速资源流动,促进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从而改变“大投资-大产出”的传统线性模式,形成新的投资产出模式,既可以是“小投入-大产出”,如数据和算法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传统工业产业,能够创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生产方式,改变流水线式的制造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产出,大幅提高投资产出效率,实现“小投入-大产出”的效果;也可能是“大投入-小产出”,甚至“零产出”;还可能是创新成果与预想目标不一致,导致投入产出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新质生产力的投资产出新模式要求金融机构将基于财务数据和概率论计算预期回报并预判风险的投资决策方式,转变为基于专业化知识等软信息判断新质生产力发展机会与风险的模式,多元化提供耐心资本和结构化的灵活资本。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重塑定价估值新方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带来产业链的变革,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架构、生产方式和产业链格局,提升已有产业链的竞争力,塑造新的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要提高集中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效率,也要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既要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要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既要重构生产要素配置的地理区域布局,也要考虑区域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新价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高质量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乘数效应,带来具有高质量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抬高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资本回报率,必然要求对产业进行重新定价。同时,创新引发的产业链变革对资金使用的时间节点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提出新的要求,也必然要求金融行业重构产业链的价值。

    中国特色金融保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行性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6%,形成银行为主体、多层次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金融格局。中国特色金融既具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有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而我国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的独特性,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性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无疑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最直接、简捷的方式。然而,在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原则下,考虑到防范化解地方财政债务压力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质生产力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泛的现实特征,财政支持方式单一、力度有限等问题凸显。因此,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我国财政金融体系一向具有良好的协同配合:一是由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银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委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负责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有效促进财政金融在货币供给和调控工作中的密切配合;二是我国财政部门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的出资人,对国有金融企业具有激励约束机制;三是通过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引导金融资源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倾斜。

    国有金融企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为金融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末,国有金融企业(含参股)的资产总额为400.8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行业资产总额的95.51%,其中64.4%的国有金融资本权益集中在银行业,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加64.7%。国有金融企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金融国有资产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满足职能定位要求,也是其从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国特色金融保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举措

    促进中国特色金融保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创新机制和制度环境。

    加强金融顶层设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高直接融资市场占比,引导金融资金流入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为创新性技术发展给予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完善资本市场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强调市场化优胜劣汰,健全收益与风险共担机制;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需求,打造一流的投资机构;推进科技与金融的双向融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等创新技术赋能金融行业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构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健全投贷联动的合作机制,设计符合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整合不同机构的金融资源,推进“保险+信贷”“信贷+基金”“信贷+融资租赁”等组合融资模式;构建中央-地方金融监管合力,控制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成金融保障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体系。

    畅通金融资源流动,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一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确保金融资源跨地域流向新质生产力集中的产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健全的数据、算法、知识产权等新要素市场是金融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新要素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基础上,才能促进金融机构围绕新要素市场进行产品创新。这方面,一是通过立法明确新要素的产权属性和所有权;二是建立新要素确权登记平台,确保新要素在交易流通中的产权所属;三是确立新要素的定价机制,科学评估新要素的价值;四是建立新要素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规则,促进新要素的流动和发展;五是强化新要素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建立与现代金融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息采集、信息更新、信息共享、信息保护等优势,推动信息渠道统筹整合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系统解决信息资源分散问题,为探索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整体增信、信用数据共享增信、金融综合服务增信等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作者詹新宇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娜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与制度保障研究”(23ZDA027)的阶段性成果】

詹新宇 郭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9日 03 版

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三重向度
夯实中国特色金融保障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强有力党纪监督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