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激活新疆人才“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24日   06 版)

    当代中国青年,身逢盛世,重任在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青春是激情与热血,更是责任与使命,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恰是青年人拼搏的阵地、挥汗的舞台。

    2023年,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已就业毕业生2969人,其中留疆就业2600余人,他们响应国家召唤,担起西部建设重任。青年人的豪迈与激情,点亮了大漠荒滩,让祖国边疆更加美丽。

    近年来,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青年成长,促进青年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人才强市战略,全力培养各岗位高层次技术技能青年人才。

    “四个坚持” 引领人才共育

    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深厚的师资、专业、课程及资源,形成了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和具体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贯彻“四个坚持”。坚持育人为本,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标准引领,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坚持遵循规律,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坚持完善机制,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四个具备”。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变革趋势和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坚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明确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具备复合的专业能力、具备坚实的技术技能,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岗位对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符合学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实践证明,这一培养定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众多毕业生在中国铁路集团、兵团建工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

    人才培养过程实践“四个结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基于生产性职场环境系列化的综合实训教学,实践“理实结合”。将技能竞赛要求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赛教结合”。实施企校双导师制,在实训基地共建中形成“技能培养出新题、团队联合破难题、精细培养解问题”的校企教科研互哺机制,提升学生创新和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实践“研创结合”。邀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进入教学团队,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实现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专兼结合”。

    近五年,学院参加兵团、自治区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师生共获得国家级荣誉36个,建立产教研平台32个(其中省级以上19个)。学院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兵团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兵团工贸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兵团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兵团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产教融合 助推人才培养

    学院以南疆、师市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与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类型企业对接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等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统筹多方优势资源,以行政校企为主体,产学研创为工作对象,实施岗课赛证融合的育人模式,重点建设涵盖动力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产学研服务及“双师型”师资培养需求。建设产业学院2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10个。2023年学院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是西北片区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与江苏汇博机器人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全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与新疆特变电工等疆内知名企业联合申报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2项,与铁门关工业园区等共同申报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与国家电投集团、石河子大学共同牵头成立全国智慧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6个,持续推进校企互利共赢和成果共享,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尽可能为青年人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在新疆这片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发光发热,实现其人生价值。”学院党委书记于涛说,要筑好各岗位高层次技术技能青年人才蓄水池,以加强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创新驱动,赋能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24日 06 版

秀场变课堂 T台为讲台
人工智能将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集体“走出去”
图片新闻
擦亮专业建设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激活新疆人才“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